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难凭时,虚里更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古人对此甚为重视,早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就有记载:"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正常情况下,虚里搏动不显,仅...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1.html

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冯世纶临证实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舌苔白,细滑数。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方证属小柴胡加石膏汤证。处方:柴胡24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6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1剂,水煎服。服法同前。 2010年3月10日:服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682.html

蔡小荪_、彰古参今,崇辨证病表中参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宏扬中医辨证思路与治疗方法同时,善汲西医之密补中医之疏,临床融汇贯通,运用得心应手。蔡师很早在临证中汇入了盆腔内,基础体温测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内分泌激素测定、B型超声波检查、男子精液常规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西医诊察手段,以弥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xiaosun/566-3-3.html

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至数 日夜五十营 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政运有不应之 人迎气口 分四时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index.html

市场有需求中医展身手——治未病思想服务百姓前景看好_【中医宝典】

...层次,贯穿于疾病隐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全过程。根据这样功能定位,医院整合了原有资源,将治未病中心分为个板块:“体质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和“传统疗法中心”。个部分以中医体质学说为主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10.html

切诊_【中医宝典】

...,前臂平放,使血流通畅。中医习惯用左手切病人右手脉象,右手切病人左手脉象。方法是先用中指按在病人腕后高骨(桡骨头)内侧“关”部,然后用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在关前、关后、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手指疏密、根据病人身高适当调整。医生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5.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研究,以和舌发展尤为突出。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学精华,详分27种,编成歌诀,便于诵习。清代李延星《诀汇》、贺升平《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1.html

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滑寿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59年 序 脉象大旨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五脏平脉 四时平脉 呼吸沉浮定五脏 部所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index.html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用代谢组学为中医药研究提速_【中医宝典】

...,探讨了将系统生物学中的代谢组学方法“导入”中医“证本质”、“藏象”和复方中药多层次、多靶点治疗协同性以及“方-证”对应性整体性研究领域,以此探索了循证中医学研究新方法与新途径。 ——编者按 代谢组学之父、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14.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可能出现代脉。单按、总按切脉时用不同手指候测脉象方法。用一个手指按某一部脉象称为单按,如寸部,用食指按之,其他两指微微提起。食、中和无名指同时按寸、关、尺,称为总按。常配合而用。弹石脉七怪一种。脉象沉实,有如用指弹石...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1.html

共找到1,088,1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