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呕吐,名曰寒呕。或因伤食多,致伤胃气;或因病曾经汗下,致胃气虚冷之所为也。四逆汤治寒呕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甘草(一钱,炙) 干姜(三钱三字) 附子(六钱重,生去皮脐)上为锉散。每服三钱...
...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所因者,乃学诊之要道也。所以《脉赞》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然既有三因,固不可尽,详而考之,于理自备。且如疲极筋力,尽神度量,饮食饥饱,叫呼走气,房室劳逸,及金疮 折,虎野狼毒虫,鬼疰客忤,畏压溺等,外非六淫,内非...
...决明(五钱捣碎)天冬(五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苏子(二钱炒捣) 茵陈(钱半) 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温服。复诊 将药连服四剂,诸病皆见轻,脉象亦稍见柔和。惟大便六日仍未通行,因思此证必先使其大便如常,则病始可愈,拟将赭石加重,再...
...作者:庞安石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00年 卷第一 叙论 太阳证 阳明证 少阳证 太阴证 少阴证 厥阴证 两感证 三阴三阳传病证 卷第二 可发汗证 不可发汗证 四逆证 和表证 可下证(血证附) 不可下证 可水不可水证 可吐不可吐证 可灸...
...经论虽云七疝,诸疝等更不见名状,但出寒疝、 疝而已,唯大奇论列五脏脉为五疝证,所谓肾脉大急沉为肾疝,肝脉大急沉为肝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阴急为脾疝。三阴,即太阴脾脉也。大抵血因寒泣则为瘕气,因寒聚则为疝。但五脏脉理不同,...
...臚於郊祀,〔二〕君子懼焉。及文公踰隴,攘夷狄,尊陳寶,營岐雍之閒,而穆公脩政,東竟至河,則與齊桓、晉文中國侯伯侔矣。是後陪臣執政,大夫世祿,六卿擅晉權,征伐會盟,威重於諸侯。及田常殺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弗討,海內爭於戰功矣。三國終之卒分晉...
...论泻疾证候 暴泻水泻,此二证秋、夏间多有之,皆因饮食所伤,及食生冷之物,暴泻不住,须用仔细询问。若噫气吞酸,干呕气臭者,此是伤食也,可先与感应丸一、二服,次与理中丸、人参豆蔻散、守中金丸、来复丹、温胃丸(以上药性皆温),甚者与附子理中丸、...
...三因者,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此说从于先古,其词意尚有发而未尽者。内因者,皆起于七情蕴结于内,又兼浓味膏粱熏蒸脏腑,房欲劳伤亏损元气,乃五脏受之,其病由此内发者,但发之多在富贵人及肥胖者十有八、九。其见症,疮多坚硬,根蒂深固,二便不调,...
...桃仁、红花。(方见血证。)寒湿相搏,血郁经络作痛者,麒麟竭散。麒麟竭散血竭(六钱) 乳香(六钱) 没药(六钱) 白芍药(六钱) 当归(六钱) 水蛭(二钱,炒焦) 麝香(二钱) 虎胫骨(酥炙,五钱)末之,每服三钱,食前酒调下。风热风者,小...
...俗学,故备论之。此药治香港脚下注, 热赤肿,加大黄棋子大煎,并进两服立效。应梦人参散治伤寒体热头疼,及风壅痰嗽咯血。白芷 干葛 青皮 桔梗(炒) 白术 人参(各三分) 甘草(炙,两半) 干姜(炮,一钱三字)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