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城郚。杜预曰:鲁邑也,卞县南有郚城备邾难也。泗水自卞而会于洙水也。 西南过鲁县北,泗水又西南流,径鲁县,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北为洙渎。《春秋》庄公九年,《经》书:冬,浚洙。京相璠、服虔、杜预并言:洙水在鲁城北,浚深之,为...
...反,下“为妨”音于伪反。 [疏]“岁凶”至“饮酒不乐”。○正义曰:此下明凶荒人君忧民自贬退礼也。○“岁凶”者,谓水早灾害也。“年穀不登”者,岁既凶荒,而年中穀稼不登。登,成也。然年、岁虽通,其亦有异。郑注《太史职》:“中数曰岁,朔数曰年。”...
...淮南子·本经训》,高注云“略,约要也。”俞正燮云:“摹略,即今言之模量,古言之无虑。” 《墨子闲诂》原文 俞云:“‘然’字无义,疑当作‘状’,‘状’误为‘肰’,因误为‘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经说上》云“举,告以文名,举彼实也。...
...尊体巽,王至斯道,以有其家者也。居於尊位,而明於家道,则下莫不化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六亲和睦交相爱乐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故“王假有家”,则勿恤而吉。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1)。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
...而其辨则明,故“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若事二,则相从于讼无已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初六、六三,本非...
...白虎通德论》卷八 39、《天地》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八 40、《姓名》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八 41、《宗族》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八 42、《寿命》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八 43、《性情》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八 九:...
...1、非攻中: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非攻中:墨子说道:“现在的王公大人掌握著国家大政的,如果确实...
...之时,处巽之始,体柔当位,在上应下。卑不穷下,高不处亢,位虽不中,用“中行”者也。以斯告公,何有不从?以斯“依迁”,谁有不纳也? (2)志得益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1)。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
...,干不以刚而以柔和,能裕先事者也。然无其应,往必不合,故曰“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1)。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2)。 (1)以柔处尊,用中而应,承先以斯,用誉之道也。 (2)以柔处中,不任威力也。 上九:不事王侯,...
...三十二年,季子与国政,故逐庆父而酖叔牙也。”此注云力不能讨,亦谓不与国政。若与国政、力能讨之而不讨,则责之,故宣二年晋史董孤书赵盾以“弑君”,云“子亡不越竟”是也。 《赞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博三寸,厚半寸,剡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