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第三行左右二十八穴(图)附分二穴在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相去侠脊各三寸.灸五壮.针三分.魄户二穴.在三椎下两旁各三寸.正坐取之.针五分.得气即泻.又宜久留针.日灸七壮.止百壮.忌同.明云、日七壮.至二百.下云、魂户在三椎下两旁各三寸.灸...
...共不是.次注.入门.作低针取之.字误.骨度篇曰自结喉至天突四寸.是主骨度而言之.正面正身取之.甲乙经.以为结喉下.至天突二寸.是主取穴刺针而言之.故曰.低头取之也.取此穴者.低头取之.故资生经曰.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手.何则低手伤咽喉此解...
...经穴别名。《千金要方》:“女人漏下赤白,月经不调,灸交仪三十壮,穴在内踝上五寸。”《针灸资生经》作蠡沟穴别名。参见蠡沟条。...
...委中、疗脚弱无力.风湿痹.筋急.半身不遂.(明)三里、疗脚弱.承山、疗脚弱无力.脚重.偏风不遂.委中、疗脚弱无力.腰尻重.曲 中筋急.半身不遂.(下)有人旧患脚弱且瘦削.后灸三里、绝骨、而脚如故.益知黄君针灸图所谓绝骨治脚疾神信也.同官以...
...浙江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针灸的实践活动。 历史上浙江针灸名家辈出,著作宏丰,如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闻人耆年的《备急灸论》,元代的王开父子的《重注标幽赋》和《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全书》、《增注针经密语》,滑寿的《十四经发挥》,...
...铜人经云可灸七壮.明堂下经云可灸五壮.素问亦同.诸经既同.惟明堂独异.灸之可也.况明堂经固云禁穴许灸三壮乎.艾炷若小、一二七壮亦可.更灸上廉绝骨等穴尤佳...
...①经外穴名。《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所述位置不详,或作阿是穴。《针灸集成》曰:“百劳,在大椎向发际二寸点记,将其二寸中折墨记,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处是。主治瘰疬,灸七壮,神效。”在项部,...
...资生经者。合明堂铜人千金外台而一之。大监王公所编次。择精语详。针灸之法。皆聚此书矣。闻之故老谓澧学旧有公本。火于淳 乙巳。后不复再见。元贞壬辰余得善本于潍阳。即欲刻诸荆泮。与卫生之家共之。会授代不果。大德丙午。白其事于宪佥汶上国。先生一见...
...也.童.章.字相似.恐是章门误.又支沟.一名.又奇穴有飞虎.京门(甲乙)一名气府.一名气俞.(甲乙)一名肾募.(大成)监骨腰中.季肋本.挟脊.(千金)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类经)按俞.外台.作输.季肋.资生.类经.作季胁.盖据素问两季...
...;足三里、水道、阴市。 分部取穴特点 1.多取足阴穴:因本证多取肝脾肾经穴,该三经属足阴经,因此足部的阴经穴次数较多,总计达41穴次,占各部穴次之首。如《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云:“消渴:小肠俞、阳池(各灸之)、廉泉(出恶血方巳)。”在现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