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张宗杨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2、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3、黄李吕马王张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4、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5、霍王向张杨费传(原文)-出自《三国志》...
...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尚同上:“尚”亦与“上”通,《汉书·艺文志》作“上同”,注“如淳云:言皆同可以治也。”赵岐孟子章指云:“墨子元同质而违中”,亦指此。毕云:“杨倞注荀子,‘尚’作‘上’。” 《墨子闲诂》原文 1、尚同上: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
...1、《起死》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2、《补天》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3、《出关》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4、《奔月》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5、《非攻》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6、《铸剑》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7、《采薇》原文-出自...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扬雄著,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著作,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而开方言地理学之先河。 中国土地广大,方言的地理差异悬殊,所以自古重视方言研究。汉应劭《风俗通...
...1、《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2、《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叶紫作《丰收》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4、《杂谈小品文》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5、徐懋庸作《打杂集》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6、《隐士...
...洙自言受学於吕隐君,凡五十门皆数学也。 小学类 △《尔雅》三卷 右世传《释诂》,周公书也。仲尼、子夏、叔孙通、梁文增补之,晋郭璞注。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纵衡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
...雌蝉非矣。颂曰︰按《玉篇》云︰蚱,蝉声也。《别录》云五月采,正与《月令》“仲夏蝉始鸣”相合,恭说得之。《尔雅》云︰,马蜩。乃蝉之最大者,即此也。蝉类虽众,独此一种入药。医方多用蝉壳,亦此壳也。本生土中,云是蜣螂所转丸,久而化成此虫,至夏登木...
...蜘蛛(《别录》下品)【释名】次(音秋。《尔雅》)、蝓(属俞。《方言》)、(亦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设一面之网,物触而后诛之。知乎诛义者,故曰蜘蛛。《尔雅》作,从黾,黾者大腹也。扬雄《方言》云︰自关而东呼为北燕朝鲜【集解】弘景曰︰...
...文雅;近于雅正 elegant 温文尔雅 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 ,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