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集卷十四·谱_苏洵

...而上得五世,由五世而上得一世,一世之上失其世次,而其本出于赵郡苏氏,以为苏氏族谱。它日欧阳公见而叹曰:“吾尝为之矣。”出而观之,有异法焉。曰:“是不可使独吾二人为之,将天下举不可无也。”洵于是又为大宗谱法以尽谱之变,而并载欧阳氏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139.html

谥法总论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嘉祐六年七月,诏修礼书。十月,诏古谥法有不可用者,以属修书之吏,臣洵实典其事。按治论谥者起于今文周书·谥法之篇。今文既以鄙野不传,其谥法之上篇独存,又简略不备。诸儒所传只有周公春秋广谥、沈约、贺琛、扈蒙六家之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89.html

唐宋八大家人物简介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四、苏洵 苏洵,字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178.html

答KS君原文-出自华盖集_【鲁迅全集】

...开头,因为甲寅不足称为敌手,也无所谓战斗。倘要开头,他们还得有一个更通古学,更长古文的人,才能胜对垒之,单是现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牍和游谈的堆积,纸张虽白,圈点虽多,是毫无用处的。 鲁迅。八月二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html

杜少府之蜀州 / 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二_【古诗文大全】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02.html

江城子·孤山竹阁述古赏析_【古诗文大全】

...而伤心流泪,却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纨扇掩面而偷偷弹泪。她强制住眼泪,压抑着情感,唱起阳关曲,殷勤劝陈襄且尽离尊。阳关曲即唐代诗人王维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后所称,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别场合。上阕的结三句是官妓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539.html

嘉祐集卷七·洪范论_苏洵

...「洪范论叙」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瑕垢以见圣秘...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132.html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全诗赏析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柳枝词 原文如下: 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赏析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882.html

苏氏族谱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氏之,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而谱不及焉者,亲尽也。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何也?以著代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22.html

诗思禅心共竹闲,他流水向人间。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李嘉佑的题道虔上人竹房 原文如下: 诗思禅心共竹闲,他流水向人间。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描写一位禅师因禅修,悟达自身与天地一体,同万物共圆融,房前青竹也与自己毫无隔阂,两处一般闲了。有这样...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933.html

共找到484,6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