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气半周于身,脉行八丈一尺,两刻...
...(王焘《外台秘要》 治痴癫病痰迷心。)雄黄 雌黄 冰片 牛黄(各五分) 人言(四分) 生山栀(二十枚) 急性子(一钱) 生绿豆(一百八十粒) 先将绿豆冷水洗去皮,同余药各生晒干为末。大人用七分,十五六岁者用四分。或粉面糕饼令其食,少顷吐出...
...。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图志》谓之“黄儿墓”。有一石碑,已漫灭不可读,莫知黄儿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因行县见之,曰:“汉二疏,东海人,此必其墓也。”遂谓之“二疏墓”,刻碑于其傍;后人又收入《图经》。余按,疏广,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
...杨某,男,38岁,曹张村人,五大三粗,壮实如牛。感冒发热四天,体温高达39.8℃,服发汗退热药,并输液点滴青霉素四天,热不见退,始来求诊。患者既有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脉象弦数之少阳证,复有头痛、骨楚之太阳病,及口干思饮、思冷、舌苔黄厚、三...
...推移,而日出入时刻不同。然终于百刻也,其气交之刻则不能移。甲子之岁,初之气始于漏水下一刻,(寅初,)终于八十七刻半,子正之中也。二之气复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戌正四刻也。三之气复始于七十六刻,终于二十六刻半,酉正之中也。四之气复始于...
...各科。对每一证候所属的阴阳、脏腑、病原及有关预后等。对于明确诊断,辨别病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1920年铅印《(鱼孚)溪陆氏医述》本。《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医学丛书。严鸿志辑。刊于1921年。内容为《感症辑要》、《女科证治要旨》、《女科精华...
...得裘吉生先生有征刊医书之盛举,此书可不患湮没而其传益广矣,岂非治牙喉科者,又得一指迷之宝筏也哉!前经手钞,副本寄呈先生,恳与审定印入《三三医书》,旋蒙来札惠允,心包经。人迎后属手阳明大肠经。(《准绳》)十二经中,惟足太阳膀胱之脉上额,交巅,...
...目录 《温病条辨》四苓合芩芍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四苓合芩芍汤【处方】苍术6克 猪苓6克 茯苓6克 泽泻6克 白芍6克 黄芩6克 广皮4.5克 厚朴6克 木香3克【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行气止痛。治湿热痢疾,下利不爽,...
...儒书有经子史集,医书亦有经子史集。《灵枢》、《素问》、《神农本经》、《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为医门之经;而诸家注论、治验、类案、本草、方书等,则医之子、史、集也。经细而子、史、集粗,经纯而子、史、集杂,理固然也。学人必不可不...
...治阴盛格阳,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面赤咽疼烦躁者宜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半合。(诸药煎成,去滓,纳胆汁和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