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州画像记评析_【古诗文大全】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61.html

苏味道子嗣后裔

...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今天,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905.html

史论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史论上: 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檮杌。檮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9.html

苏轼列传_史书_【文学360】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6.html

上皇帝十事书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嘉祐三年十二月一日,眉州布衣臣苏洵,谨顿首再拜冒万死上书皇帝阙下。臣前月五日蒙本州录到中书札子,连牒臣:以两制议上翰林学士欧阳修奏臣所著权书衡论几策二十二篇,乞赐甄录。陛下过听,召臣试策论舍人院,仍令本州发遣臣赴阙。臣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98.html

劫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劫"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劫的解释

...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抢夺;强取 ...

http://hanwen360.com/x/52AB.html

六国论赏析_【古诗文大全】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2.html

什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什"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什的解释

...另见 shí [数] (会意。从人十。十亦声。本义:“什”是集体的十) 同本义 [ten] 什,相什保也。——说文 会其什伍。——周礼·官正。注:“五人为伍,二五为十。” 军旅什伍。——礼记·祭义。注:“士卒部曲也。” 十夫为...

http://hanwen360.com/x/4EC0.html

中军的解释_中军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 middle troops 将三千人为中军。——资治通鉴·唐纪 指中军统帅的营帐 tent of middle troops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

http://hanwen360.com/c/304337.html

荆轲的解释_荆轲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燕太子丹。荆卿为计,指太子丹密遣剑侠荆轲入秦,以献燕国地图为名,谋刺秦王一事。后因谋剌失败,荆轲被杀。)——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国语辞典 人名。(?∼西元前227)​,字公叔,戰國時衛人。好讀書擊劍。燕王喜二十八年,帶著夾有匕首的...

http://hanwen360.com/c/86589.html

共找到484,6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