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解读

...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子宫是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四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偷引使空虚也。”“偷引”,此本亦作“揄引”。盖王弼本作“偷”,其训为匹;河上本作“揄”,其训为引。文手部“揄,引也。”韩非子饰邪篇“庞援揄兵而南。”汉书礼乐志“之揄”,颜师古云“揄,引也。”是其证也。可见两家经文不同,训释亦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老子第二十二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_道家_【文学360】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好了!放掉,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的另一。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皇上!这个人做的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7.html

五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此复出。 谦之案罗卷“恃”误作“怅”,严本“谓”作“为”。又唐李约本无“长而不宰”句。 「音韵」此江氏韵读畜、育、熟、覆韵(幽部),有、恃、宰韵(之部)。武内义雄、陈柱有、恃、宰、德韵。邓廷桢曰“有、恃、宰皆之、咍部字,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7.html

八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言”字皆当作“者”,与下文一律者也。今按王注云“实在质也,本在朴也。”但释“信”与“美”之义,而不及“言”,以其所见本亦作“者”也。 谦之案俞、陶之说非也。文心雕龙情采篇曰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是刘勰所见老子本作“言”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7.html

老子·德经·四十三评析

...“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5.html

四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注文“无所不出于经”,当作“无所不经”,与上“无所不入”对立。“出于”二字必“无有”上之正文。盖王本亦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而“出于”二字误入注文也。傅奕本与淮南同。 刘文典曰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偏用四十三”作“天下之至柔,驰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9.html

老子·德经·七十四评析

...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的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德经·五十二评析

...的限制而表现出某种不成熟性,这种不成熟性,反映到更为复杂的认识论领域中来,就很容易带上一种以‘道’观物的特点。这是老子在认识上失足落水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子校读301页)我们基本上同意这种观点,但又认为老子的确是强调抽象思维,对抽象...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共找到717,2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