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楚人,当用楚言。五十八‘其无正’,犹言‘无正’也。七十七‘其不欲见贤’,犹不欲见贤也。‘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犹言是以贱为本也非欤也。” 故致数车无车。 严可均曰御注王弼作“数舆无舆”,苏灵芝书上“舆”作“”,误也。 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5.html

老子·德经·五十二评析

...正是把概念形成的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方法了。西周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例如五行那样原始自发的唯物论。当老子第一次试图把那种元素化的‘物理性形式’推进到更高阶段的理论性的形式时,的理论形式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因受到了历史科学条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第二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儿,支部,离,歌部,歌支通韵,。高本汉极韵,器割韵。武内义雄极韵。案白古音博,一“白”字非韵。高氏以雌儿为韵,而不以雄为韵,然此两节文意语法皆平行,不应“白”字独韵。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4.html

六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案遂州作“夫唯大,故不笑,若笑,久其小”。严遵本作“若肖,久其小矣”。柰卷作“若肖,久矣,久其细也”。案作“小”义通。“小,物之微也。”肖为韵。文声类肖皆宵部小声。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 严可均曰“持而宝之”,御注作“...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3.html

老子·德经·三十八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生而不有,为而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0.html

老子·德经·五十评析

...外患就不能侵入其身,就不会走向死亡的领域。所以任继愈先生老子看来,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主张处处小心,不要进入危险范围,只有无所作为,才最安全,最足以保全性命。”(老子新译老子生逢乱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2.html

五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史记酷吏列传后汉书东夷传引并作“法令”。“物”字盖涉上文“奇物”二字而误。“法令滋彰”“上食税之多”,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均可代表老子之政治主张,非仅反对珍好之物而已。又“彰”,傅范作“”,范下有“而”字,赘。 故圣人云“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3.html

六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谦之案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篇疏后汉书荀爽传引首二句并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三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误。知无知,即七十一“知不知上”之旨。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姚鼐曰“大小多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9.html

老子·德经·七十二评析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民压迫斗争的敌视”(老子新译)。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的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那么,只要仔细加以分辨,我们就会得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5.html

老子·道经·十七评析

...”。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9.html

共找到874,3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