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十三评析

...精辟的发挥。“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老子·德经·八十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老子·道经·三十一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里,老子“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3.html

第二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溪、儿,支部,离,歌部,歌、支通韵,。高本汉白、黑、式、式、忒、极韵,器、割韵。武内义雄白、黑、式、式、极韵。案白古音博,一“白”字非韵。高氏以雌、溪、离、儿为韵,而不以雄为韵,然此两节文意语法皆平行,不应“白”字独韵。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4.html

老子故事老子出关_道家_【文学360】

...著名的思想家留下的智慧来,于是缠着,要写一点著作,作为放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过关的,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8.html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这个方式,都是在一根直线上,从起点至终点。 王阳明解释大学。诚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句,说道“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一个心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老子·道经·解读

...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子宫是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第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洪颐烜曰道德经王辅嗣本,今世所行,俱有分章。此本虽不记章数,然每章皆空一格以别之。其中亦有与今王本不同者,如今王本“道冲而用之”至“象帝之先”为三,“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为,“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为六,此本皆并为一。“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7.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老子·道经·评析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共找到741,6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