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四十三评析

...“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5.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三评析

...精辟的发挥。“众人纳天下于身,至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第六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今之有。于省吾谓“‘配天’二字,应有重文,本作‘是谓配=天=古之极’。读作‘是谓配天’句,‘配天古之极’句。”此可备一。 「音韵」此江氏韵读武、怒、、下韵(鱼部,怒,上声),德、力、极韵(之部)。诸家并同。武内义雄“”作“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4.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二节解析

...的不知,无所不能。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纯真,二是大度。正是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伟大的人物童心的相通之处。 老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 又“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74.html

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无论学术界在“”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孔子曾向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法地,地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注_老子集注

...。只不过孔子的“礼”一经实行,就很难再有能力进行扩张,而且也很难“不割”了。 [75]管子一书认为难以建立大一统的中央帝国。虽然秦始皇作成功了,但并没有保持下来。而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又如何呢?情况恰恰如老子在这里“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82.html

第三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王弼本同。朱穆崇厚论引上二句作‘处’,下二句作‘居’。”又“故去彼取此”,严本无“故”字,淮南应训引此句同此石。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奚侗首、始韵,薄、华韵。李赓芸曰按薄与华韵,首始韵。古读华如尃。公羊哀四年“蒲社灾”,谷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4.html

道家哲学思想“无”之_道家_【文学360】

...一,即“有”生于“无”。““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5.html

第六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考异未及。又强本成疏“为犹修道也。言古者善修道之士,实智内明,无幽不烛,外若愚昧,不曜于,闭智塞聪,韬光晦迹也。”是成所见本亦作“明人”。又“愚”字,武内敦本作“娱”。“娱,乐也。”诗出其东门“聊可娱。”张景阳咏史诗“朝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1.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