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六解读

...把神秘莫名“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生育着万物“道”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表述方法,在老子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从用词遣名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第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致虚极,守静○。 谦之案“致”字,景福本河上本作“至”。“笃”字,景龙本景福本赵孟俯本均作“○”。字鉴曰“笃,‘马行顿迟,从马,竹声。’俗作○。”又室町本“极”字“笃”字下有“也”字。 谦之案老子言“虚”共五见,惟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2.html

第五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罗振玉曰两“不”字,敦煌本并作“非”。 谦之案作“不”是也。“早已”当作“早亡”,见第三十。遂州本顾本“不”作“非”,严本上句作“非”,下句作“不”。楼正磻溪赵并同此石。王羲之“谓之”作“是谓”,河上“物壮则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1.html

第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尚由由而进之”,注“犹豫也。”老子十五“犹兮若畏四邻”,与此“由其贵言”之“由”字谊同,并有思悠悠貌。故作“悠”字,义亦通。 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严可均曰“成功”,各本作“功成”。 谦之案景福本法京敦甲本作“成功遂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第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邢州本“湛似或存”下句“谁”下有“之”字。 谦之案范本与王弼同。邢州本旧谓即遂州本,今知非是。又十四“是谓忽恍”,王昶曰“诸本并同,邢州本无此句。”案今遂州本实有,作“是谓忽怳”,此亦一证也。又“湛”,“没也。”小尔雅广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0.html

第四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马叙伦曰各本及淮南道应训后汉书荀爽传注引并作“屈”。“屈,无尾也。”“诎,诘诎也。”“◆,头颉◆也。”“○,蛣○也。”是诘诎为屈曲之义。古书“屈申”字亦多用“诎”。又案此下当有“其用不屈”一句。 孙诒让曰案韩诗外传九引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1.html

第七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例。老子“制惑”“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斲与手韵。吕氏春秋贵可篇“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淮南林训略同。是“斲”之本音当与“斗”同,竹角切者,其转音也。 右景龙碑本五十五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0.html

第六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小鲜即小澌也。 谦之案易皆颇迂曲其,惟以此知“若”字疑本或作“苦”,“鲜”字疑严本作“澌”,是也。又韩非解老引“国”下有“者”字,顾广圻曰“傅本及今德经皆无‘者’字。”王先慎曰“治要有‘者’字。”今案三国志卷四十四陈寿评,“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6.html

第三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谦之案范本首句起,每句末并有“也”字。范应元曰“古本每句下有‘也’字,文意雍容,世本并无‘也’字,至‘不失其所者久’,若无‘也’字,则文意不足,今依古本。”案范说非也。老子古本有详略各本不同,此盖由南北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第三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范本遂州本邢玄庆阳磻溪楼正均作“泰”,诸河王本作“太”,道藏王本作“大”,“泰”“太”古通。依旧安,静也。释名释言语“安,晏也。”晏晏然和乐无动惧也。平者安之至,泰者平之至,“安平太”为并列语。王引之经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1.html

共找到1,175,6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