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下痢后,津液减少,脏腑虚燥,烦渴引饮,及治诸病烦渴,引饮无度。乌梅肉(微炒,半两) 白茯苓 干木瓜(各一两)上捣罗为粗散。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钱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服,量儿大小加减。...
...乌梅三百个(味酸温) 细辛六两(辛热) 干姜十两(辛热) 黄连一斤(苦寒) 当归四两(辛温) 附子六两(炮,辛热) 蜀椒四两(去汗,辛热) 桂枝六两(辛热) 人参六两(甘温) 黄蘖六两(苦寒)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
...病患国中风筋急,口噤不开,便以铁物开之,恐伤其齿,宜用乌梅肉擦其牙关,牙关酸软,则易开矣!此酸先入筋之故也。其有中风证而口开不噤者,筋先绝也,不治。...
...味酸,性温无毒,入肺肾二经。主生津液,解烦热,止吐逆,阴疟瘴,止久痢,消酒毒,又主皮肤黑点,痹不仁,去核用。按∶乌梅入肺者,经所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是也。肾则其所生者也,宜并入之。多食最能损齿。风寒初起,疟疾未久者,不可骤以此收敛也。...
...医论著作。四卷。清·莫枚士撰于1856年。本书收作者平生研究《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心得体会。着重于对某些问题的考证和析义,解释脉症含义,辨析古今病名。疑似病症的异同,提出相应治疗方法。并纠正前人注释中的一些...
...医论著作。四卷。清·莫枚士撰于1856年。本书收作者平生研究《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心得体会。着重于对某些问题的考证和析义,解释脉症含义,辨析古今病名。疑似病症的异同,提出相应治疗方法。并纠正前人注释中的一些...
...乌梅 三十枚 蜀椒 当归 各四钱 桂枝 党参 附片 各六钱 干姜 二钱 黄连 黄柏 细辛 各三钱共捣筛蜜为丸,如梧子大,服二十丸,日叁服,稍加至叁十丸。乌梅先用醋浸一宿,饭上蒸,捣如泥,和各药为丸。用时如无丸药,可减轻用分量六分之一,煎服...
...乌梅人丹生津解渴,清凉润喉。用于口臭、口干、咽痛等,也可用作咽炎和扁桃体炎的辅助治疗。 通用名称:乌梅人丹 汉语拼音:Wumei Rendan 剂型:丸剂 【成份】甘草、薄荷脑、薄荷素油、乌梅干浸膏、维生素、枸橼酸、香精、糖精、蔗糖、淀粉...
...下痢热诸治不瘥方。乌梅(一升) 黄连(一斤,金色者)上二味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夜二。...
...[原料]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稍煮溶化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作用]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适用于久泻、久咳,伴口干、不思饮食者。 [评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