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温病条辨》桂枝姜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桂枝姜附汤【处方】桂枝18克 干姜9克 白术9克 熟附子9克【功能主治】治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滓再煮取...
...目录 《温病条辨》滑石藿香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滑石藿香汤【处方】飞滑石3钱,白通草1钱,猪苓2钱,茯苓皮3钱,藿香梗2钱,厚朴2钱,白蔻仁1钱,广皮1钱。【功能主治】滞下红白,舌色灰黄,渴不多饮,小溲不利。【用法...
...目录 《温病条辨》加减人参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加减人参泻心汤【处方】人参6克 黄连4.5克 枳实3克 干姜4.5克 生姜6克 牡蛎6克【功能主治】治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
...目录 《温病条辨》橘半桂苓枳姜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橘半桂苓枳姜汤【处方】半夏60克 小枳实30克 橘皮18克 桂枝30克 茯苓块18克 生姜18克【功能主治】治饮家阴吹,脉弦而迟。【用法用量】甘澜水2.5升,煮成1...
...目录 《温病条辨》麦冬麻仁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麦冬麻仁汤【处方】麦冬(连心)15克 火麻仁12克 生白芍12克 何首乌9克 乌梅肉6克 知母6克【功能主治】滋养胃阴。治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
...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著作,对传染病的病因、发病原理、辨证施治等有完善而系统的论述。对传染病的预防,远在二千多年前《内经·素问》就有记载,认识到未病先预防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目录 《温病条辨》清络饮 《食物疗法》清络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清络饮【处方】鲜荷叶边6克 鲜银花6克 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1枝 丝瓜皮6克 鲜竹叶心6克【功能主治】清透暑热。治暑温经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描写我国东周历史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周五百多年间列国争霸称雄的事迹。全书以古代著名史籍《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作为基本叙写依据,把曲折动人而又纷繁复杂的东周历史很有条理地贯穿起来,在...
...目录 《温病条辨》厚朴草果汤 《临症指南医案》厚朴草果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温病条辨》卷二:厚朴草果汤【处方】厚朴4.5克 杏仁4.5克 草果3克 半夏6克 茯苓块9克 广皮3克【功能主治】治湿疟,热少湿多,舌苔白腻,胸脘痞闷...
...目录 《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处方】橘皮9克 竹茹9克 柿蒂7枚 姜汁3茶匙(冲)【功能主治】清化痰热,和胃降逆。治阳明湿温,气壅发哕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