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小儿感冒风寒疟痢等证,人所易知,一染时疫,人所难窥,所以耽误者良多。何也?盖由幼科专于痘、疹、吐、泻、惊、疳并诸杂证,在伤寒时疫甚略之,一也;古人称幼科为哑科,盖不能尽罄所苦以告师,师又安能悉乎问切之义?所以但知其身热,不知其头疼身痛也...
...论吴又可《温疫论》(四条) 论时邪 论初诊用药 论肝气(二条) 论类中症不可妄用再造丸 附录 龚赵氏常服调理方 论胎孕 附 论胎产金丹 杂论(十一条) ...
...瘟疫,急性传染病也。自《内经》以下,无书不载,可谓详且尽矣。然瘟疫之来,以时代而异,以风土为移,故古今方药不同,南北治疗迥异。且变生顷刻,祸不旋踵,非斩关夺隘之将,不克获除暴安良之功。兹将其专书,略论于下∶吴又可之《温疫论》,实为治瘟疫...
...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松峰曰∶冬暖,来年入夏必病,当时病者却少。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松峰曰∶《云笈七签》中引作冬伤于汗,甚妙。盖言冬时过暖,以致汗出,则来年必病温。余细体验...
...作者:唐大烈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92-1801年 自序 卷一 祷告药皇誓疏 温证论治 人身一小天地论 书方宜人共识说 卷二 日讲杂记 《金匮》上工治未病一节辩 辨《金匮》之 二阳之病发心脾解 维脉为病论治 张、刘、李、朱后,当以薛、...
...三种著作的合刊本。刊于乾隆年间。《治疫全书》(六卷)系熊氏取《温疫论》详予考订,兼采喻嘉言有关春温、疫病的论述以及其他有关瘟疫著作编成。《痢疟纂要》(八卷),系搜集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作者个人经验体会编纂而成。书中阐析诸疟诸痢,并附泄泻。对于疟...
...脉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左手脉大于右手,浮缓而盛,按之无力。证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悉由气运郁发,迁正退位之所致也。治冬应寒而反温,春发温疫,败毒散主之;春应温而反凉,夏发燥疫,大柴胡汤主之;夏应热而反寒,秋发寒疫,...
...温病著作。四卷。清·周扬俊撰于1679年。本书将温病、热病、暑病、疫病依次分卷论述,选辑《伤寒论》、《温疫论》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温病诸家的学术见解、特点和成就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并确立其治法。更附前人医案作为临证借鉴。...
...温病著作。四卷。清·周扬俊撰于1679年。本书将温病、热病、暑病、疫病依次分卷论述,选辑《伤寒论》、《温疫论》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温病诸家的学术见解、特点和成就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并确立其治法。更附前人医案作为临证借鉴。...
...,大小承气以治火,此显明六气统治之书,而今以为专治寒邪,则误甚矣。时贤又谓伤寒论六经,温热论三焦,此两句书,更为印定眼目。不知邪气袭人,皆由表而入于里,惟温疫之气,秽浊之气,乃论三焦可也。以其气从口鼻而入,先扰于上,次传中下,除此而外,则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