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淳于意首创的。 淳于意是个细心人,他给人治病诊病时,总是把病人的病情和自己诊断处理的方法记下来,当时人们把这称为“诊籍”,现在我们称它为“病历”。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为淳于意作传时,曾摘要记录了他的25份病历,这是现在我们...
...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
...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著有《温热论》,认为瘟病是"湿邪上受,内入于肺",是瘟病学奠基人之一。 王清任: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公元1768-1831年,清代医家,所著《医林改错》是继宋代《洗冤录》以来又一部以实体解剖绘制人体脏腑图形...
...如尸被火化尽,只是灰,无条段骨殖者,勒行人邻证供状:缘上件尸首,或失火烧毁、或被人烧毁,即无骸骨存在,委是无凭检验。方与备申。 凡验被火烧死人,先问元申人:火从何处起?火起时其人在甚处?因甚在彼?被火烧时曾与不曾救应?仍根究曾与不曾与人作闹...
...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是《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它原刻在一个12面体角柱形玉佩上。原拓片可见《三代吉金文存》卷20。原为篆书,共45字,经郭沫若同志译为今天通用的文字,即:“行气,深...
...百岁。这就是《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你想,干脆就不得病了,这来得多么彻底!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
...他故诬告主家者,准此。(尊长诬告卑幼, 赎减等,自根据本法)诸(有)诈病及死、伤,受使检验不实者,各根据所欺减一等。若实病死及伤不以实验者,以故入人罪论。(《刑统·议》曰∶上条诈疾病者,杖一百。检验不实同诈妄,减一等,杖九十)诸尸虽经验,而...
...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
...的事。嘉熙三年(1239),宋慈升充提点广东刑狱。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点刑狱兼知赣州。淳祐元年(1241),知常州军州事。淳祐五年(1245),开始收集编写《洗冤集录》资料,淳祐七年(1247),除宋慈直秘阁,提点湖南刑狱,兼大使行府参议官...
...在脉学和舌诊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 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之一的《四诊法》,内容虽偏重于切脉,但也详实地记述了五官、色脉、声诊、问病、辨舌等诊察方法。《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