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七论“文人相轻”两伤》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29、《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0、《堂生意古今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1、《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2、...
...“此生或彼生” 白道 “此生或彼生”。 现在写出这样五个字来,问问读者:是什么意思?倘使在《申报》上,见过汪懋祖〔2〕先生的文章,“……例如说‘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文言只须‘此生或彼生’即已明了,其省力为何如?……”的,那就也许...
...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 〔2〕“无为而无不为”语见《老子》第四十八章。 ...
...。 由此看来,如果能钞刊文,而又敷衍得过去,这人便是现在的大人物;青年学生有一些错,不过是常人的本分而已,但竟为世诟病,我很诧异他们竟没有人呼冤。 九月二十五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Vl.G.理定自传》译者附记〔1〕 这一篇短短的《自传》,是从一九二六年,日本尾濑敬止编译的《文艺战线》〔2〕译出的;他的根据,就是作者——理定所编的《文学的俄国》〔3〕。但去年出版的《Pisateli》〔4〕中的那《自传》,和这篇详略...
...在菲洲沙漠里与阿剌伯人争斗流血的生活。”(黄震遐:《陇海线上》) 原来中国军阀的混战,从“青年军人”,从“民族主义文学者”看来,是并非驱同国人民互相残杀,却是外国人在打别一外国人,两个国度,两个民族,在战地上一到夜里,自己就飘飘然觉得皮色...
...,以我比彼,虽出自徒孙之口,骨子里却还是白老夫子的鬼魂在作怪。指头一拨,君子就翻一个筋斗,我觉得我到底也还有手腕和眼睛。 不过这是小事情。举其大者,则一看去年一月八日所写的《“非所计也”》,就好像着了鬼迷,做了恶梦,胡里胡涂,不久就整两年。...
... 《颂》诗〔7〕早已拍马,《春秋》〔8〕已经隐瞒,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以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现在的文人虽然改著了洋服,而骨髓里却还埋着老祖宗,所以必须取消或折扣,这才显出几分真实。 “文学家”倘不用事实...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5〕指刘半农。他在《中国文法通论》的《四版附言》中,故意将《论语·学而》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按欧化句法排列成几种句式,加以嘲笑。参看《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
...参看《花边文学·骂杀与捧杀》。 〔3〕指王照、劳乃宣等人,参看本卷第108页注〔41〕。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