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履撰于1368年。全书共23篇,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之义,故名《医经溯洄集》。内容主要有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医着心得,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他根据《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观点,阐发人体...
...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
...陈念祖撰。作者融会诸家学说,以串解的形式为主,阐明其个人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篇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原书缺漏不全,后经其侄陈道着补订刊行。现有十几种清末刻本,几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伤寒医鉴》伤寒著作。一卷。...
...(《灵枢·邪客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八虚,即《五脏生成篇》所谓八溪也,是皆筋骨之隙,气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虚。)岐伯答曰∶以候五脏。(谓可因八虚以察五脏之病。)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人之...
...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不可俯仰者,痛在项后,故当刺足太阳经。不可以顾者,痛在颈侧,故当刺手太阳经也。)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灵枢·终始篇》。舌下生小舌,谓之重舌。舌柱,即舌下之筋如柱者也,当用第五针曰铍针者刺之。...
...“绝妙好辞”也!邯郸淳留名后世并非因其政绩不夸,也不是因为他的文章特好,而在于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
...行经时间过短,量亦过少,甚至点滴一、二日即净。按其原因之不同,有血虚月经过少、血寒月经过少、血瘀月经过少、肾虚月经过少或痰湿月经过少等。详参各条。月经过多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二“经血暴下”篇小蓟根汤方。亦名月候过多、经乍来乍多。指...
...莫枚士《研经言》一书,余从丹徒杨霁青先生抄得者也。全书四卷,凡一百五十余篇,多释经辨误之作,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陆九芝、陆心源二家序中已详言之。余讽诵再四,觉此公之学养却优,不独其疏证经义,独具卓识,即其评论近世名医,如谓叶天士《临证指南...
...微言绝,七十子散而大义乖,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圣人之至德丧矣,先王之要道亡矣。陵夷踳驳,以至于秦。秦政奋豺狼之心,刬先代之迹,焚《诗》、《书》,坑儒士,以刀笔吏为师,制挟书之令。学者逃难,窜伏山林,或失本经,口以传说。 汉...
...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水英为之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仙经》有用此处,世方甚少,此药殆绝。今人时有采者,其色青绿,状如琉璃而有白纹,易破折。梁州、信都无复有,世用乃以青色矾石当之,殊无仿佛。《仙经》一名立制石。(《新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