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自序十四_金楼子

...以低巾角而拂之。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立皆一时佳手。”余经蒙储皇赉弹具、驳犀子、彭城锦石局、银镂香白檀床,余遂归于不解,未曾一中。 余性不耐奏对,侍姬应有二三百人,并赐将士。 余不欢酒,而又不憎人饮。每遇醉者,辄欣欣然而已。 吾年十三,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306.html

临证指南二条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叶氏桂临证指南一书,于温热、脾胃最精,似可为初学法。然其可议者不少,如温热类,以神昏为心包络病。考古说神昏属阳明,见于脉解厥逆及金匮中风等,而经脉释心包络是动所生病,无神昏不知人之说,则叶氏之于经学可知也。脾胃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21.html

孙子兵法兵法研究_兵家_【文学360】

...,之所以产生于春秋而不产生于其他时期的主要原因。 二、增益和早期校理时期(战国至秦汉) 孙子兵法十三于公元前512年在吴国问世后,并未迅速广泛传播开来,究其原因,大致有吴国王廷对“十三”秘而不宣,当时传播媒介落后,社会上重礼轻诈观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637.html

四时之刺_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变。鼽音求。)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灵枢·寒热病。春夏之取,与前四时气、水热穴论皆同。秋取气口者,手太阴肺脉应秋金也。冬取经输者,穴通藏气,藏主冬也。)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齐义见下文。)络脉治皮肤,分腠治...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82.htm

诊脉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色文)。内经曰∶人迎一盛(一盛,谓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也。余盛法同)病在足少阳(胆经),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三焦);二盛病在足太阳(膀胱经),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三盛病在足阳明(胃经),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23.htm

玉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822.htm

玉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57.htm

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吴喻二家说温疫之非 驳临证指南二条 十三科考 金匮马刀考 命门考 胞门龙门玉门考 白虎病考 羊胫骨考 四十难义疏 订正素问·通评虚实论经文并补注 校正灵枢·经脉经文 读经脉书后 读仲景书书后 伤寒论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769/index.htm

铜人腧穴针灸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68.htm

铜人腧穴针灸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1.htm

共找到506,0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