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有蛴螬...
...释名 调、齐女。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负疼痛。用...
...释名 惊蟆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 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 头上软疖。用蛤蟆剥皮贴患处,收毒即愈。 蝮蛇螫伤。用生蛤蟆...
...释名 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令吃下。 小儿重舌。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
...释名 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 蟾酥:甘辛、温、有毒。 辛、凉、微毒。 主治 腹中冷嘲热讽癖(逆害饮食,民证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用大蟾蜍一个,去皮肠,切成小块,加硭硝(体强者一升,中等者七合体弱者五合),以...
...释名 夜光、熠 、景天、救火,据火、挟火。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明目,疗青盲,治小儿火疮伤等。...
...释名 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者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 小儿 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鱼散”。 目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
...释名 蜂糖。生岩石者名石蜜、石饴、岩蜜。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大便不通。用蜜二合,微为煎至饴糖状,乘热做成挺,长一寸们一端尖细。待冷变硬后,寒入肛门中,不久即可通便。 产后口渴。用炼蜜不限量,熟水调服即止。 隐疹作痒。用蜂蜜不限量...
...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极效。此方名“仲景调气饮”。 热痢及妇女产后下痢。用蜡两个 子大小、职权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蘖二钱、陈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