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典》一百二十卷,穆元林上《洪范外传》十卷,李镇上《注史记》一百三十卷、《史记义林》二十卷,辛之谔上《叙训》两卷,卞长福上《续文选》三十卷,冯中庸上《政事录》十卷,裴杰上《史护异议》,高峤上《注后汉书》九十五卷。如此者,并量事授官,或沾赏赉,...
...。 ※《元真子渔歌碑传集录》一卷 陈氏曰:《元真子渔歌》,世止传诵其《西塞山前》一章而巳。尝得其一时唱和诸贤之辞各五章,及南卓,柳宗元所赋,通为若干章,因以颜鲁公《碑述》、《唐书》本传,以至近世用其词入乐府者,集为一编,以备吴兴故事。 ※《...
...病名,五种瘿病名之总称。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有五瘿丸方。其瘿瘤第七列“治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等方”。《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五:“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大凡各按其瘿之形状、软硬、病人体质、病因等而分别命名...
...菩萨戒经》,或题云《菩萨地经》,与三藏所出《菩萨善戒经》,二文虽异,五名相涉,故同一记。又此二经,明义相类,根本似是一经异国人出,故成别部也。并次第明六度品名多同,制辞各异。�见菩萨地经一本,其第四卷第十戒品。乃是地持经中戒品,又少第九施品,当...
...终守铁梭飞。”诸如此例,不可殚记。着《癖书》十卷,闻其名而未尝见之。 王赞侍郎,中朝名士。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以阶缘尝得接琅阝琊,从容不觉形于言曰:“侍郎曾见阳朔荔浦山水乎”琅阝琊曰:“某未曾打人唇绽齿落,安得而...
...八百一十五卷。 小乘律阙本。三十七部。四十二卷。 小乘论阙本。九部。六十五卷。 贤圣集传阙本。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大乘经重译阙本。二百部。四百八十四卷。 吴品经五卷(即是小品般若)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第三译) 新道行经十卷(亦名小品或七...
...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右出长阿含经第十七卷。与第三分沙门果经同本异译。 上八经十二卷同帙。 起世经十卷(一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出经题上第五译) 起世因本经十卷(恐滥前本题下别云起世因本经一帙)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出内典录第六译拾遗...
...长吏意炫与贼相知,恐为后变,遂闭门不纳。是时夜冰寒,因此冻馁而死,时年六十八。其后门人谥曰宣德先生。 炫性躁竞,颇俳谐,多自矜伐,好轻侮当世,为执政所丑,由是官途不遂。著《论语述议》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经正名》十二卷,《孝经述议》五...
...也。」又注《仪礼》云:「月朔月半,犹平常之朝夕也。大祥之後,即四时焉。」此则古者祭皆在庙,近代以来,始分月朔月半及诸节日,祭於陵寝,在庙惟四时正享,及腊为五享。前所奏定,并依古礼正文,不旁求外传。故《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
...神龙之际,太平、安乐公主奏借出外拓写,《乐毅论》因此遂失所在。开元五年,敕陆元悌、魏哲、刘怀信等检校换衤票,分一卷为两卷,总见在有八十卷,余并坠失。元悌等又割去前代名贤押署之迹,惟以己之名氏代焉。上自书“开元”二字为印,以印记之。右军书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