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玉集》广告〔1〕 敝书屋搜集现代版画,已历数年,西欧重价名作,所得有限,而新俄单幅及插画木刻,则有一百余幅之多,皆用中国白纸换来,所费无几。且全系作者从原版手拓,与印入书中及锌版翻印者,有霄壤之别。今为答作者之盛情,供中国青年艺术家之...
...,和色欲的大小大概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然而洗刷了这一点,并不足证明中国人是正经的国民。要得结论,还很费周折罢。可是中国人偏不肯研究自己。安冈氏又说,“去今十余年前,有……称为《留东外史》〔36〕这一种不知作者的小说,似乎是记事实,大概是以...
...“No”英语:不是。 〔5〕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诗人,新月社主要成员。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一九二四年四月泰戈尔访华时,他担任翻译,并在《小说月报》上多次发表颂扬泰戈尔的文章。 〔6〕杜威(JADewey,...
...还是一种胡说八道。只是作杂文的人比先前多几个,却是真的,虽然多几个,在四万万人口里面,算得什么,却就要谁来疾首蹙额?中国也真有一班人在恐怕中国有一点生气;用比喻说:此之谓“虎伥”。 这本集子的作者先前有一本《不惊人集》〔10〕,我只见过一篇...
...让步”就冠冕。但现在姑且称为帮助罢。叫我个人帮一点忙,是可以的,就是利用,也毫无反感;只是不要间接涉及别的人。八月底我到上海,看见狂飙社广告,连《未名丛刊》〔20〕和《乌合丛书》都算作“狂飙运动”的工作了。我颇诧异,说: 这广告大约是长虹登的...
...《静静的顿河》后记〔1〕 本书的作者〔2〕是新近有名的作家,一九二七年珂刚(P.S.Kogan)〔3〕教授所作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还未见他的姓名,我们也得不到他的自传。卷首的事略,是从德国辑译的《新俄新小说家三十人集》(Dreis...
...青年必读书 ——应《京报副刊》〔2〕的征求青年必读书 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 附 注 但我要珍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
...战争。 (23) 合辙 指异族统治者强制汉族人民遵从他们的制度和政策。辙,即轨道。古代车制,两轮相距八尺,车行必与辙合。 (24) 指当时东南大学教授吴宓。作者在《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中曾说:“那时吴宓先生就曾经发表过文章,说是真不懂...
...〕的动物学和Strassburger〔5〕的植物学,自此查得学名,然后再查中国名。他又引用了几回中国唯一的《植物学大辞典》〔6〕。 但那大辞典上的名目,虽然都是中国字,有许多其实乃是日本名。日本的书上确也常用中国的旧名,而大多数还是他们的话...
... 〔4〕 别为校记 指鲁迅校本《嵇康集》中所加的校勘记。 〔5〕 刻本以《五言古意》为赠秀才诗 丛书堂本的《五言古意一首》和《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诗》,黄省曾刻本合为一题,作《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秀才,指嵇康之兄嵇喜。《文选》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