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口军三者何?曰:大国十六万口,而立口军三。何以言之?曰:以井田准数之,方里而一井,一井而九百亩而立口,方里八家,一家百亩,以食五口,上农夫耕百亩,食九口,次八人,次七人,次六人,次五人,多寡相补,率百亩而三口,方里而二十四口,方里者十,...
...师僧父母,常保安乐,过往先亡,愿神净土,十方施主、法界众生,同登觉道。(石刻。《八琼室金石补正》六十三) ◎ 道邃 贞元中天台僧。 ◇ 付法文 比岳僧道邃稽首顶礼天台大师:窃以法王出世,一间演说,机感不同,所闻盖异。故权实之义,接于诸部;大小...
...流行。捡寻净公经目不曾别译此经。及勘其文乃与大般若无异。恐不知委故此述之。 最胜天王般若经八卷(亦云新译胜天王般若) 右一经。即大般若第六会与旧胜天王般若。同本异译。 曼殊般若经二卷(亦云新译文殊般若) 右一经。即大般若第七会曼殊室利分与旧...
...《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𠀤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 又《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
...皆具,是速弃其亲。今未即办具,是辟不思亲之事也。云“丧具,棺衣之属”者,棺即预造,衣亦渐制,但不一时顿具,故《王制》云“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紟、衾、冒,死而后制”是也。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嫂叔之无...
...志》:五十八部,六百一十六卷。 《宋两朝志》:一百一十三部。 《宋四朝志》:十部。 《宋中兴志》:一百家,一十部,七百七十五卷。 ※《四十二章经》一卷 晁氏曰:天竺释迦牟尼佛所说也。“释迦”者,华言“能仁”。以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生。...
...潜集》九卷,又云《梁》有五卷,《录》一卷。《唐·艺文志》,《潜集》五卷。今本皆不与二《志》同。独吴氏《西斋目》有《潜集》十卷,疑即休之本也。休之本出宋庠家云。江左旧书,其次第最有伦贯,独《四八目》後“八儒”、“三墨”二条,疑後人妄加。 东坡...
...自下而上是为第七节。”七焦人体部位名。指第七、八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膈腧在七焦之间。”七害病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七害。有两义,一指七种病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妊,七者...
...◎楚辞第一(《楚辞》兼有屈、宋、杨、刘诸人作,义例实是总集,但从前著录,皆自为一类,冠于别集之前,今仍旧例。) 《楚辞补注》十七卷。(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汲古阁毛表校本。《楚辞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楚辞集注》八卷,《...
...及僧佑录) 四天王经一卷(见僧佑录及高僧传) 普曜经八卷(第三出或六卷或四卷与蜀普曜竺法护普曜及唐译方广庄严并同本见宋齐录及僧佑录高僧传等) 净度三昧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第二出见长房录) 生经五卷(第二出与法护出者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