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即为此书。日本传本有大正四年(1915年)三色印本,有贾行注。 跋 宋钢、修远二君,以其所精心整理之《帝范》四卷见示,且嘱为之跋。伏而读之,获益匪浅,慨然想见唐宗之为英主,而于贞观之盛世,亦不禁为之神往焉。书中所言,乃兴亡治乱之伟业,...
...注》二十一卷,《论语注》十卷,《老子注》二卷,《太玄经注》十四卷,集三卷。(案:《隋志》以翻属后汉,今考翻卒在权称尊号之后,宜编入吴。) ◇ 上书吴主权 陛下膺明圣之德,体舜禹之孝,历运当期,顺天济物,奉承策命。臣独�舞,罪弃两绝,拜贺无阶...
...事,此外知名者盖鲜。《白乐天集》有《吴府君碑》云:“君讳丹,字真存,以进士第入官。读书数千卷,著文数万言。生四五岁,所作戏辄象道家法事。既冠,喜道书,奉真箓,每专气入静,不粒食者数岁,飘然有出世心。既壮,在家为长属,有三幼弟、八稚侄,不忍见...
...:“鸟之美羽勾啄者、鸟畏之;鱼之侈口垂腴者、鱼畏之;人之利口赡辞者、人畏之。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诗》曰:“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6 卷七: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有...
...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岁历绵暧,条流纷糅,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于是《易》张《十翼...
...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又明年乙酉冬十一月,进《宋史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世家》二百五十五卷。初、会稽杨维祯尝进《正统辨》,可谓一洗天下粉纭之论,公万世而为心者也。惜三史已成,其言终不见用。后之秉史笔...
...几次是失掉了原文的精彩的。孙先生第一首译诗《帆》原文是: (原文从略——编者。) 按着我的意思应当译为(曾刊登于《语丝》第五卷第三期): 孤独发白的船帆, 在云雾中蔚蓝色的大海里…… 他到很远的境域去寻找些什么? 他在故土里留弃着什么? ...
...、仆子起家为之。后魏亦置四人,正第七品上。《后魏书》云:“高谧,天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专掌秘阁,拜秘书郎。奏请广访群书,大加缮写,北京图籍,稍以审正。”北齐又增“中”字,正第七品下。隋又除“中”字,正七品上。炀帝三年,加为从五品。皇朝为从...
...世德,以识幽壤,则《司田大夫水部员外二世父墓志》。记时贤循吏。绩用行实,则《刘冯翊碑》、《梁万年郑拾遗志铭》。缘情遣词,写境物而谐律吕,则《寄蜀中旧游诗》、《蜀国吟》、《拟古横吹曲》。其馀表笺启铭赞序述,合而类之,列为十卷。盖於公述作,三...
...天子,卑谓庶人。言曾参既闻夫子陈说天子庶人皆当行孝,始知孝之为大也。○注经常至义也。○正义曰:云“经,常也。利物为义”者,“经,常”即书传通训也。《易·文言》曰“利物足以和义,是“利物为义”也。云“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者,郑注《论语》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