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附白〔1〕 《莽原》所要讨论的,其实并不重在这一类问题。前回登那两篇文章〔2〕的缘故,倒在无处可登,所以偏要给他登出。但因此又不得不登了相关的陈先生的信〔3〕,作一个结束。这回的两篇,是作者见了《现代评论》的答复〔4〕,而未见《莽原》...
...题《淞隐漫录》〔1〕 《淞隐漫录》十二卷 原附上海《点石斋画报》〔2〕印行,后有汇印本,即改称《后聊斋志异》。此尚是好事者从画报析出者,颇不易觏。戌年盛夏,陆续得二残本,并合为一部存之。 九月三日南窗记。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
...产生。” 〔5〕 歌德(J.W.vou Goethe,1749—1832) 德国诗人、学者,著有诗剧《浮士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6〕 “少看中国书” 参看《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7〕 希涅克(P.Signac,1863—...
...关于《小说世界》〔1〕 记者先生〔2〕: 我因为久已无话可说,所以久已一声不响了,昨天看见疑古君的杂感〔3〕中提起我,于是忽而想说几句话:就是对于《小说世界》是不值得有许多议论的。 因为这在中国是照例要有,而不成问题的事。 凡当中国自身烂...
...《北平笺谱》序〔1〕 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法人伯希和氏〔2〕从敦煌千佛洞〔3〕所得佛像印本,论者谓当刊于五代之末,而宋初施以采色,其先于日耳曼最初木刻者,尚几四百年。宋人刻本,则由今所见医书佛典,时有图形;或以...
...题《外套》〔1〕 此素园病重时特装相赠者,岂自以为将去此世耶,悲夫! 越二年余,发箧见此,追记之。三十二年四月三十日,迅。 【注解】 〔1〕 本篇据手迹编入,原无标题。 《外套》,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中篇小说,韦素园译。一九二六年九月未名社...
...《文艺研究》例言〔1〕 一、《文艺研究》专载关于研究文学,艺术的文字,不论译著,并且延及文艺作品及作者的绍介和批评。 二、《文艺研究》意在供已治文艺的读者的阅览,所以文字的内容力求其较为充实,寿命力求其较为久长,凡泛论空谈及启蒙之文,倘是...
...《示众》编者注〔1〕 编者注:原作举例尚多,但还是因为纸张关系,删节了一点;还因为别种关系,说明也减少了一点。但即此也已经很可以看见标点本《桃花扇》〔2〕之可怕了。至于擅自删节之处,极希作者原谅。 三月十九日,编者。 备考:示众 育熙 ...
...更正〔1〕 编辑先生: 二十一日《自由谈》的《批评家的批评家》第三段末行,“他没有一定的圈子”是“他须有一定的圈子”之误,乞予更正为幸。 倪朔尔启。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四日《申报·自由谈》。 ...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我觉得中国有时是极爱平等的国度。有什么稍稍显得特出,就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以人而论,孙桂云〔2〕是赛跑的好手,一过上海,不知怎的就萎靡不振,待到到得日本,不能跑了;阮玲玉算是比较的有成绩的明星,但“人言可畏”,到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