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祇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 〔5〕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然秦汉人亦有增益。其最为世间...
...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按禺□,见《山海经·大荒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 ...
...1、《起死》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2、《补天》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3、《出关》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4、《奔月》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5、《非攻》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6、《铸剑》原文-出自《故事新编》 7、《采薇》原文-出自...
...《劦部》 9207、劦部:劦:同力也。从三力。《山海经》曰:“惟号之山,其风若劦。”凡劦之属皆从劦。 9208、劦部:恊:同心之和。从劦从心。 9209、劦部:𢣢:同思之和。从劦从思。 9210、劦部:协:众之同和也。从劦从十。 ...
...‘圣王’上当有‘夫子曰’三字,而今本脱之,则文义不明。下文‘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是其证。”案:王说是也,今据增。‘圣王不为乐’。 《墨子闲诂》原文 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钟鼓谓金奏。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周礼小胥》云...
...1、《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2、《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叶紫作《丰收》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4、《杂谈小品文》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5、徐懋庸作《打杂集》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6、《隐士...
...《王景》 1、王景:建初八年,王景为庐江太守,乃教民种桑养蚕。 2、王景:迁庐江太守,人不知牛耕,东有孙叔敖芍陂,景到,修起芜废,教用犁耕,农人垦辟。 3、王景:王景治俊仪,赐山海经、河渠书。 ...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 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
...小雅3、大雅 4、颂十一:周易名著1、易经 2、彖传3、象传 4、系辞十二:周礼1、《秋官司寇》原文-出自《周礼》 2、《夏官司马》原文-出自《周礼》3、《春官宗伯》原文-出自《周礼》 4、《地官司徒》原文-出自《周礼》5、《天官冢宰》原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