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执中著资生,“同身寸”沿用至今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七卷,既效方一卷及读书后志(后二书已佚)。 执中,中年多病,举业而外兼攻,凡身患疾则自疗之,并能虚心留意民间有效治法,只要试之用效,即土法、草药,也记录之,能兼收并蓄,积累了丰富经验。论病之治,主张不偏废针药,强调“针而不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1.html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_友渔斋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知。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勃之所见与道幼同。唐有王焘,亦因母病学,因以所学,作书传世。宋·高若纳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千金方及王焘外台秘要,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

http://qihuangzhishu.com/715/10.htm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正面回应“废除”论_【中医宝典】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22日表示,制定和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是对前一阶段出现的“中医是伪科学”“废除”等观点的正面回应。 2006年,一些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等观点,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 针对这些争论,纲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3.html

赋_三指禅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化育)。圆通顿悟(楞严经“若能于此悟圆通根”),纳芥子于须弥(维摩诘“以须弥山之高广,纳芥子而不迫窄。”昆仑山西方曰须弥山),方便随行(维摩“摩诘以无量方便,饶益众生”),识庐山之面目(庐山以匡庐隐居得名。故云“始识...

http://qihuangzhishu.com/786/109.htm

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幼时也不好读书,直到二十岁以后,才发愤读书,竟至废寝忘食,终于成为当时著名文人。晋书·皇甫谧传说他“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林亿在校甲乙的序言称他“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当时晋武帝曾征召他入朝为官,他婉言辞绝,在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6.html

附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四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为作者所编撰的补充。卷一医易,即以周易来论述和解释医理;卷二律原,根据古音理论与医理相联系;卷三求正录,着重发挥了作者所倡导的养阳理论;卷四针灸赋,编集前贤多种针灸歌赋。现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49.htm

附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四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为作者所编撰的补充。卷一医易,即以周易来论述和解释医理;卷二律原,根据古音理论与医理相联系;卷三求正录,着重发挥了作者所倡导的养阳理论;卷四针灸赋,编集前贤多种针灸歌赋。现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31.htm

手厥阴心包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寸,举臂取之。铜人针六分,灸三壮。主目佴佴不明,恶风寒,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曲泽:肘内廉陷,大筋内侧横纹动脉是。心包络脉所入为合水。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涎血,心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10-1.html

采摭诸书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下卷性情寿命二章,发之未发,诚为养生大道云。)风俗通(汉灵帝时人,姓应,名劭,有养生方候之宜。)草木子(二卷,国初括苍叶子奇世杰撰。)夷坚志(四百二十卷,宋学士洪迈景卢撰,中集医方多奇异者。)博物志(十卷,晋司空张华...

http://qihuangzhishu.com/336/30.htm

身心俱在庐山——李灿东身在中医品评_【中医宝典】

...□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李灿东教授的身在中医一书出版差不多一年了,在中国中医药报上陆陆续续有一些篇章的选载。从他手中接到这本书后,我便一刻不敢停留地拜读起来。 身在中医,是李灿东教授的体验之作、体会之作,是他投身、热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32.html

共找到600,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