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有得失的反思。因此可以说,《反经》既是对唐以前历史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也是历代政治创意与谋略之集成。《反经》付印后,乾隆皇帝亲自题诗云: 郪县创为救弊论,爱憎殴业匠和函。 向时虽类纵横说,忧耒原归理道谈。 宋刊弃自教忠堂,通变称...
...1、《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2、《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3、叶紫作《丰收》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4、《杂谈小品文》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5、徐懋庸作《打杂集》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 6、《隐士...
...一九三一年三月)《论翻译》一文中为误译辩解说:“我以为译书应为读者打算;换一句话说,首先我们应该注重于读者方面。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倘若译得一点也不错,而文字格里格达,吉里吉八,拖拖拉拉一长串,要折断人家的嗓子,其害...
...黄老的内涵-出自《老子他说》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学术,它的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他所著《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有最具体的叙述。 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
...77、外储说左下:一、以罪受诛,人不怨上,刖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屩。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失少室周。 78、外储说左下:二、恃势而不恃信,故东郭牙议管仲。恃术而不恃信,故浑轩非文公...
...国者之必以仁义智能也。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然使郎中日闻道于郎门之外,以至于境内日见法,又非其难者也。 2、说疑:昔者有扈氏有失度,欢兜氏...
...一、《外储说右上》 131、外储说右上:君所以治臣者有三: 132、外储说右上:一、势不足以化则除之。师旷之对,晏子之说,皆合势之易也而道行之难,是与兽逐走也,未知除患。患之可除,在子夏之说春秋也。善持势者蚤绝其奸萌,故季孙让仲尼以遇势,...
...176、外储说右下:一、赏罚共则禁令不行,何以明之,明之以造父、于期。子罕为出彘,田恒为圃池,故宋君、简公弑。患在王良、造父之共车,田连、成窍之共琴也。 177、外储说右下:二、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爵禄...
...我于引用的原文上都不加圈了。只因为我不想圈,并非文章坏。 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5〕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六月五日 【注解】 〔1〕...
...从鼎才声。《诗》曰:“鼐鼎及鼒。” 4347、鼎部:鼐:鼎之绝大者。从鼎乃声。《鲁诗》说:鼐,小鼎。 4348、鼎部:𠕪:以木横贯鼎耳而举之。从鼎冂声。《周礼》:“庙门容大𠕪七个。”即《易》“玉铉大吉”也。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