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阳明病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条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释文287条,参合自己读书心得和临床体会,对阳明证的证治作了较深入归纳和总结,并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1.htm

认识阴阳探求至理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就是一个病嘛,难经为什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一个伤寒怎么会包括这么多病,这是一个问题;第三呢?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为经?后世王叔和为什么径直用伤寒来作书名?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读伤寒论前...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3.htm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54.htm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89.htm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脉辨病机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以脉辨病机主要是对于脉在辨证知常达变问题,常易知而变是难以了解和掌握。古人以常为,经即是常,古人亦名为典要,就是现在常规,一般情况意思;变是。 戴震曾说:权,所以别轻重也,凡此重彼轻,千古不易者,常也,常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9.html

赤脚医生拜师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农村基层名中医工作投入到位。 按照培养计划,现代赤脚医生在为期三年培训期间,要熟练掌握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理论体系,每位导师将通过临床实践、临床科研等,对他们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和个性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41.html

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则病进等等,系统阐述了脉象对人体机能、疾病病机、疾病传变等认识,并逐步演变成为中医脉象体系框架。 从古代中医难经脉经之后,脉象诊断地位有了质提高,必言脉平脉辨证逐渐成为中医诊病标志,也成为指导中医辨证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危证先兆特点_中医疾病预测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性兴奋)状态,患者从衰弱状态下突然头脑清醒、眼睛发亮或面色如妆,言语宏量或胃口突然大开,为灯油将尽前瞬亮,乃神败预兆。如伤寒论即是脾胃败兆。总之,危败凶兆中医诸书记述甚多,如医学入门·血证九窍出血,身热不卧者,即死。...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4.htm

桂枝新加汤证_临证实验录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活动不灵,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询知时发热,自汗出,腰背恶风,左腿酸困发冷,饮食、二便正常。触之腰背肌肉挛急,不肿不红。得脉象弦缓无力。综观脉症,为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正气虚弱证也。咳嗽引痛者,乃经脉肌肉失养之挛急症也。伤寒论云: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98.htm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错简重订说,后世褒贬不一,争论激烈,并由此形成一个伤寒学术流派。2、维护旧论说首端:明末张遂辰在其张卿子伤寒论明确提出,维护原有编次,他认为,仲景之书精入无比,非善读者免滞于语下。张氏尊重历代伤寒论研究医家,谓诸家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6.html

共找到1,103,2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