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材三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脉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28脉之“体象”、“主病”、“兼脉”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008.htm

士材三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脉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28脉之“体象”、“主病”、“兼脉”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31.htm

论方证对应中证之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近来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刊登了大量有关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思路学术文章,读来颇能启人心思,其中特别有关辨证论治与方证对应内涵以及临床思维模式异同探讨、争鸣尤为激烈,尤为令人瞩目。 一般认为,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254.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概念在医学中应用较早。医和六气病因论即有阴气和阳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虢中庶子之言中提到了“阳缓而阴急”(史记卷一百五,中华书局,1959)。“破阴绝阳”等语,既有表示属性“阴阳”,也有表示物质之气“阴阳”,表明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温病学释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篇为总论部分,阐述温病概念,温病、伤寒区别,温病与温疫关系,并对温病病因、病机、诊断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介绍;下篇各论部分,能融会古今温病临床医家学术经验,介绍风温、春...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06.htm

温病学释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篇为总论部分,阐述温病概念,温病、伤寒区别,温病与温疫关系,并对温病病因、病机、诊断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介绍;下篇各论部分,能融会古今温病临床医家学术经验,介绍风温、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72.htm

中医常用内治八法施护:汗法_【中医宝典】

...中医常用治法较多,除了辨证立法,选用内服方药之外,还有针灸、刮痧、贴敷、熏洗、割治等行之有效方法。现论述按辨证论治常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施护。 汗法: 汗法,亦称解表法。即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邪随汗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2.html

虚里实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虚里实为表里虚实错杂一种表现。 【虚里实】 表里虚实错杂一种表现。有因患者平素卫气不足,感邪后邪热内结而致;或因表证治疗失当而致。表现为既有恶风、汗出、身热等虚证,又见腹痛、便秘等里实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10.html

张赞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颇多创见,深得当代名医谢利恒、曹颖甫、包识生诸前辈之器重。卒业后,悬壶沪渎,于大小方脉、内外妇儿诸科无不精通,屡起沉疴,深受病家拥戴。又应中国医学院之聘,先后任诊断学、本草学教授,并主编医界春秋杂志,著述中国诊断学纲要中国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zanchen/index.html

中医理论各专题内容探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体质类型综合性指标,反映了传统中医体质类型遗传基本特征,证实中医体质类型客观性。(八)中医时间医学五十年代初,中国大陆中医发展迎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在理论上,随着内经研究深入,时间医学也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1955年,四川...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5.htm

共找到1,169,9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