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时期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扩大,成为金元医学创新理论兴起的重要开端,从文书所看,对火热病过分强调,虽为纠弊,但亦有偏颇,后人有所批评。 三、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又有十四卷本(古今统正脉全书辑本)。书前三卷为张从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6.html

药物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石英、紫石英之属。这项药物分类方法和现代药物学的分类方法颇为相似,(一说十利的分类方法是北齐徐之才所创)对临床上起了直接指导作用,故为后世医家所乐于采用。 (四)药物炮制制剂理论的发展 甄权所著药性,补充了许多有关药物炮制制剂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1.html

医圣张仲景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0.html

不是守旧_思考中医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概念,大家还是应该从多层面去看待。张仲景在伤寒杂病的序言谈到: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张仲景在这段文字所显示的资料,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7.htm

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废止...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xiandaizhongyaokexuedefazhanhegaikuang.html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发热、伯冷、咳嗽等等以及病人的表情,还要按一下病人的脉搏,这一系列的症状称做为症候群,综合在一起的症候群,中医就称它为。通过对的仔细辨别,就可以讨论治疗,然后处方用药。这样的全过程,叫做辨证论治。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3.html

精工不辍 磨就金针——李恩教授谈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研究方法_【中医宝典】

...今年,是我国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第一年。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政府首次将中医临床经验及其传承列入重点科学研究范畴,规划要求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86.html

吴仪在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_【中医宝典】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4日出席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 吴仪指出,五年来,我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继续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素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65.html

我从没有说过要取消中医_【中医宝典】

...意见?昨日,对于电子科技大学退休教师赵常德的犀利问题,方舟子也给出了回应我从没说过要取消中医,而是认为中医药发展,必须把理论与经验分开研究。 几年来,我陆续写了一些批评中医的文章,无非是要告诉人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不要轻信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27.html

中医药及东方文明进行的一次哲学辩护_【中医宝典】

...而非实测之所会通故也。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中对中医药进行了批判: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5.html

共找到660,8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