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纪程》小引 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2〕。但现在的新的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欧洲的创作木刻的影响的。创作木刻的绍介,始于朝花社,那出版的《艺苑朝华》〔3〕四本,虽然选择印造,并不精工,且为艺术...
...期。 初发表时共有四段,总题为《编完写起》。本篇原为第一、二段,下篇《长城》原为第四段;题名都是作者于编集时所加。第三段后编入《集外集》,仍题为《编完写起》。关于本篇,作者在一九二五年六月间与白波的通讯中曾有说明,可参看《集外集·田园思想》...
...题《淞隐续录》残本〔1〕 《淞隐续录》残本 自序云十二卷,然四卷以后即不著卷数,盖终亦未全也。 光绪癸巳排印本《淞滨琐话》亦十二卷,亦丁亥中元〔2〕后三日序,与此序仅数语不同,内容大致如一;惟十七则为此本所无,实一书尔。 九月三日上海寓楼...
...;并禁再行制造。案此实为长吁短叹的发源地,一经正本清源,即虽欲“缩小为细菌放大为炮弹”而不可得矣。 二,禁止扬雄《方言》〔3〕,并将《春秋公羊传》《谷梁传》〔4〕订正。案扬雄作《方言》而王莽篡汉,〔5〕公谷解《春秋》间杂土话而嬴秦亡周,〔6...
...1、《作文秘诀》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2、《上海的儿童》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3、《上海的少女》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4、《祝<涛声>》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5、《真假堂吉诃德》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6、《又论“第...
...《“行路难”》按语〔1〕 鲁迅案:从去年以来,相类的事情我听得还很多;一位广东朋友还对我说道:“你的《略谈香港》之类真应该发表发表;但这于英国人是丝毫无损的。”我深信他的话的真实。今年到上海,在一所大桥上也被搜过一次了,但不及香港似的严厉...
...归入“文人无行”一类里,是受了骗的。他们不过是在“文人”这一面旗子的掩护之下,建立着害人肥己的事业的一群“商人与贼”〔5〕的混血儿而已。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文学》月刊第一卷第二号。 〔2〕 张若谷在一九三三年...
...1977),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曾任日本根岛大学、关西大学等校教授。一九三一年他在上海时,常向鲁迅请教翻译《中国小说史略》等方面的问题。著有《中国文学史研究》、《鲁迅的印象》等。 〔2〕 扶桑 日本的别称。据《南史·东夷传》:“扶桑在大汉...
...】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 《墨经正文》,全名《墨经正文解义》,清代内江邓云昭校注,其上卷为《经上》、《经说上》;中卷为《经下》、《经说下》;下卷为《大取》、《小取》。《墨经》,战国时后期墨家的哲学、科学著作,原为《墨子》...
...事未就正,自视若不成人。(《新书》无自字。视,或作是,非是。)四海之所环,无一夫甲而兵者。(而,作与。)若此时也,(若上或有未有字。)拾遗公不疾起,与天下之士君子,乐成而享之,斯无时矣。 昔者,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已,足迹接于诸侯之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