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疗法治疗哪些病_【中医宝典】

...血疗法又称放血疗法。根据宛陈除之的原则,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针刺,得气后出针令其出血,或用锋利三棱针刺入络脉(身体浅表的静脉血管),可加强舒经通络,祛瘀新生之力。 作用:①泻热,常用来治热病不退; ②止痛,如神经性头痛,病经,坐骨神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77.html

疟·素问·黄帝内经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火高)(火高)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郄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亻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

http://wenxue360.com/guji/999.html

疟·素问·黄帝内经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火高)(火高)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郄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亻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

http://www.wenxue360.com/guji/999.html

针灸,针刺方法之关_【中医宝典】

...关法操作要求是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因多取关节附近肌腱的穴位直刺之,故称关。由于直刺于筋,进针深,所以针刺时要慎重勿使出血。肝主筋,主主治筋病,故与肝相应。主要用于治疗筋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66.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法之一。在穴位及其周围进行散在的多点浅。《素问·诊要经络论》:愈窍于分理,甚则直下,间者散下。《类经》:间者散下,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340.htm

合谷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肌痺法是在患病局部向左、右两侧外方斜,直接针在肌肉部分,好像鸡爪的形状。这是应用于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eguci-2423.html

补泻分清营卫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营卫之气的运行,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散布在浅表;营气行于经隧,处于深里。所以卫者宜浅,营者宜深。《七十一难》说:针阳者,卧针而意指针刺属于阳得卫分(浅层)要沿皮横,以免损伤深层的营气。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4.htm

针灸,针刺方法之巨_【中医宝典】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也。是根据经络气血阴阳相贯,左右倾移,上下互调而采用的一种选穴针刺方法。巨时,一般在与患侧相对应的健侧,部位相应,经络相应,经穴相应的部位取穴和针刺。另外,《内经》所载缪法,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70.html

要论篇第五十_《素问》

...黄帝问曰:愿闻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92.html

远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法名。九之一。《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府输也。指身体上部有病取用肘膝以下阳经(属腑)的穴位进行治疗。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以其针刺穴位距病处较远而名。近代所称远道取穴法盖源于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14.htm

共找到337,8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