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血液循环学说--黄帝内经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 还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这把心脏与全身血脉的联系,血液在经脉中呈循环式的运行,内及于脏腑,外布于肌肉,并为无休止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62.html

古人养生“三支点”_【中医宝典】

... “三去”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三去”既是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保健的准则。 “三”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一个人要想少生或不生病,健康长寿,必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61.html

营养学理论全面发展时期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寿亲养老新书 陈直宋神宗时(1085年)陈直撰寿亲养老新书,这是一本老年疾病治疗保健学著作,记食疗方剂162首,对老人的食治贡献甚大。强调老人尤应注重饮食养生,以食治病为养老之大法。此外,书中还记载了部分用于妇儿的食治方,如...

http://qihuangzhishu.com/484/12.htm

黄帝内经札记_【中医宝典】

...不可缺少的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直接的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的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的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4.html

中医食疗综述_饮食健康_亚健康饮食_【中医宝典】

...暨四季食疗三十问节选 一般来说饮食讲究色、香、味、皿,从现代化生活基础条件来看,特别是从科学养生的视角来认识食疗问题,还应该加一个"平"字,也就是说,人体可以通过食疗,达到阴阳、气血处于相对性的平衡状态。因此,饮食应该讲究色、香、味、...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618.html

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_【中医宝典】

...奥义书也持此观点:惟太阳为生命,惟太阴为原质,凡此一切形体者,皆原质也。故原质即形体。”这里说得更加清楚:太阳是生命的本质,而形体(太阴)则是生命的原质,这与黄帝内经“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简直一模一样。 第七,从精神类型划分。人不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55.html

追古溯今话养生_【中医宝典】

...做到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慎适冷暖;适当运动,避免终日与电脑、电视为伴。 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人赖以生存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蓄藏阴精的五脏,要平衡营养,勿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76.html

道家饮食养生宜忌及秘方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道家饮食养生,本于饮食,求其相合相生;基于饮食适中,六味以淡为主。 道家的养生学和养生术,是中国历史上古代养生法术的主要源流。道家养生饮膳法,本于饮食,求其相合相生;基于饮食适中,六味以淡为主。晋代道家代表人物葛洪指出“不欲极饥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941.html

初夏养生:莫急换夏装 饮食别贪凉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立夏虽然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进入到炎热的夏季,但天气不会在立夏后立即变得炎热。 立夏刚过,天气一天天的炎热起来。中医专家指出,虽然天气越来越热,但从保健养生的角度考虑,人们不宜立即换上凉快的“短打扮”,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应循序渐进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09.html

懂得“忌” 更知“宜”_【中医宝典】

...疗效,甚至出现医疗安全事故。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中医禁忌的不可或缺。 中医禁忌学以古代“天人合一论”、“阴阳两仪论”、“亢害承制论”等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以黄帝内经预防医学补充了新的内容,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多学科的交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7.html

共找到905,7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