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厌_头部背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颔厌,经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下四分交点处。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齿痛,口眼斜,瘈疭惊痫等。沿皮刺0.3-0.5寸。...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59.html

十四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穴位分类名。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穴位。简称经。穴位的分经,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分散记述,至针灸甲乙经已较系统,共载有双3O0,单49,合计349。到清代针灸逢源,经的数字已达361次,现仍为此数。分别为:督脉28,任脉24,...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26.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二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手阳、足阴、足阳等,并附其中的要图。这种分法前人略有不同。②三卷。余纯编。全书分歌诀总要、穴位总要。病状总要三部分。1953年由上海明善书局出版。针灸择日编集针灸著作。一卷。明·金循义、金义孙撰。刊于1447年。本书主要辑录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2.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上下文看亦当为名,但不见于后世针灸著述。肺俞,似为脾俞的误记。三里,原简作“时下五寸”亦不同。简文还谈到刺灸年龄的关系,这也是其他针灸著述所未见的。黄帝虾蟆经是一部论述四时刺灸禁忌的专著,全书有十分之七的内容为插图,其中有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8.htm

少海(合)_子午流注说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内侧骨有空即神门.踝骨上另有一空即养老.经称此骨名兑骨.兑有内通之义.向内一转则神门养老两孔穴皆开.足内外踝之顽梗不开无可取者.迥然不同.故别其名曰兑骨.继起针灸家多书作锐骨.义未妥....

http://qihuangzhishu.com/314/35.htm

伤寒_灸法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者,由冬令伤于寒邪,法当辛散。其误治也,变为结胸,宜灸期门。若妇人经水适来,邪热入于血室,昼则明了,夜则谵语,亦灸期门之。若饮水过多腹胀者,灸其中脘。余热不尽者,当灸曲池可也。期门(见咳嗽。)中脘(见喘症。)曲池(见偏风。)...

http://qihuangzhishu.com/932/67.htm

针灸问对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汪机 朝代:明 年份: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刻针灸问对叙 序 卷之上 卷之中 三才法 候气法 十四法 卷之下 十五络脉歌 周身经相去分寸歌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肾经 膀胱经 心包络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

http://qihuangzhishu.com/804/index.htm

足少阴肾经(左右共五十四)_经络汇编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 中、俞府,去中行各二寸,其屈曲有如此。徐氏针灸皆以二行言,误矣。巨阙,任脉名)...

http://qihuangzhishu.com/911/13.htm

手阳明大肠经六_子午流注说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惊口 .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按∶二间乃阳荥水.金水相生.可针可灸.手次指亦名食指.共三节.此在二节三节之中间.故曰二间.三、三间(俞)部位 在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后.内侧陷中.证治 喉痹.咽中如鲠.齿龋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shuonan/314-3-2.html

便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外科大成:“便毒灸法:随患之左右,量手中指为则子,次自手掌尽处横纹量起,自臂当中以则子尽处是,麦子大艾炷灸三壮,肿消痛止。”所指灸处,即位于前臂屈侧,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约4寸处。针灸经外奇图谱列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19.htm

共找到583,4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