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阻塞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当隔,隔者当写。”《素问·至真要大论》:“隔肠不便。”②隔离,隔开。《素问·方盛衰论》:“五部隔无征,若后旷野。”③病证名。饮食不下,大便不通的隔证,又称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349.htm

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汗液。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②出汗。《素问·玉机真脏论》:“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1.htm

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㈠(shí,音时)①指石针。《素问·五脏生成篇》:“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②用石针砭刺。《素问·腹中论》:“灸之则喑,石之则狂。”③坚实。《灵枢·天年》:“其肉不实,数中风寒。”④脉象的一种。即石脉。《素问·阴阳别论》:“鼓阳至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05.htm

经气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气泛指在经脉中运行的“气”,亦即指经脉的主要功能。 【经气】 泛指在经脉中运行的“气”,亦即指经脉的主要功能(如《素问.阴阳别论》:「淖(nao闹)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代表人体内的“真气”或“正气”,指人体的正常生活能力与防御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5.html

阴阳学的矛盾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形式系统是阴阳学的主要构成部分。阴阳形式系统包括 a)无内容的符号。 b)符号形成公式。 这里的符号与公式是没有内容与定义的,所以也没有所谓的矛盾、完整与真假的问题。 c)依照不同的哲学家付给符号不同的定义。 d)符号有内容后,依公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5.html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阴阳交感相错 阴阳交感相错,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的相互感召交合,即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或现象,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9.html

阴阳在中医学中如何应用_【中医宝典】

...根据阴阳学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的规律,则人之体表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背在上外为阳,腹在下内为阴。 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无论是人体的整体还是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498.html

阴阳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通过对阴阳学说形成的考察,可见古代的阴阳范畴,是实体、形式、属性的统一,也是自然现象、行为义理、宇宙图式的统一。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传 ·系辞下》)的取象思维。当人类从混沌向文明迈进时,对人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5.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素问 上古天真论 译文 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生气通天论 译文 金匮真言论 译文 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 阴阳离合论 译文 阴阳别论 译文 灵兰秘典论 译文 六节藏象论 译文 五藏生成 译文 五藏别论 译文 异法方宜...

http://wenxue360.com/guji/huangdineijing.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素问 上古天真论 译文 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生气通天论 译文 金匮真言论 译文 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 阴阳离合论 译文 阴阳别论 译文 灵兰秘典论 译文 六节藏象论 译文 五藏生成 译文 五藏别论 译文 异法方宜...

http://www.wenxue360.com/guji/huangdineijing.html

共找到34,7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