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圣惠》川朴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川朴消丸【处方】川朴消2两(细研),川芒消1两(细研),马牙消半两(细研),川乌头1两(生,去皮脐,捣罗为末),椒目1两(微炒,捣罗为末),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莨菪子1两...
...葶苈酒方主治大腹水肿,利小便。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葶苈一升。 【制法】上味,用酒五升,浸三宿。 【主治】治大腹水肿,利小便。 【用法】每服半盏,日二服,小便利为度。 说明:《普济方》注“日二服”,治“水肿气满”,余同上。...
...目录 《临证医案医方》葶苈五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临证医案医方》:葶苈五子汤【处方】葶苈子3g,牛蒡子6g,炙苏子4.5g,炒杏仁6g,莱菔子6g,川贝母4.5g,炙橘红6g,大枣5枚(去核)。【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
...辛苦寒,小毒。酒洗净焙用。疗实水满急,生用。《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发明 葶苈苦寒不减硝黄,专泄肺中之气,亦入手阳明、足太阳,故仲景泻肺汤用之。肺气壅塞则膀胱之气化不通,譬之水注,上窍闭则下窍不通,水湿泛溢...
...芒硝茯苓汤治之。又当上下分治,喘不能息,气闭上也。宜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腹满肠间有水,气闭于下也,宜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主之。如饮甚内痛,必用十枣汤之峻,方可捣其巢穴,此治饮之大略也。又当察其人之虚实,以为用药轻重缓急之准。叶天士曰∶饮为阴邪,...
...芒硝茯苓汤治之。又当上下分治,喘不能息,气闭上也。宜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腹满肠间有水,气闭于下也,宜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主之。如饮甚内痛,必用十枣汤之峻,方可捣其巢穴,此治饮之大略也。又当察其人之虚实,以为用药轻重缓急之准。叶天士曰∶饮为阴邪,...
...上3味为末,与葶苈、杏仁拌匀,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脚气成水,兼上气气急咳嗽,大小便苦涩,所服利水药,反利大便,唯小便转涩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煎大枣、桑白皮、粳米饮送下。如小便未快,加至40丸。【摘录】《圣济总录》...
...一十四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生姜汤下,不拘时。治水气腿股肿满,喘促咳嗽,坐卧不得。泽泻丸方。泽泻 芫花(醋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 牵牛子(炒) 防己 苦葶苈(纸上炒各一分) 滑石(研) 大戟(锉,...
...一十四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生姜汤下,不拘时。治水气腿股肿满,喘促咳嗽,坐卧不得。泽泻丸方。泽泻 芫花(醋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 牵牛子(炒) 防己 苦葶苈(纸上炒各一分) 滑石(研) 大戟(锉,...
...目录 《圣济总录》大黄附子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大黄附子丸【处方】大黄(锉炒)2两,旋覆花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椒目2两,桂(去粗皮)2两,芜花(醋浸,炒焦)2两,狼毒2两,干姜(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