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
...必先望其气色,次则闻其音声,次则问其病源,次则诊其脉状,此先后之次第也。近世医者既自附于知脉,而病家亦欲试其本领,遂绝口不言,惟伸手就诊,而医者即强为揣摩;若揣摩偶合,则信为神手,而揣摩不合,则薄为愚昧。噫嘻!此《内经》所谓“妄言作名,为粗所...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古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诊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脉为胃气之本源,其...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脉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脉辨至数 日夜五十营 诊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三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政运有不应之脉 人迎气口 脉分四时六...
...1.口气 酸馊者是胃有宿食;臭秽者多属胃热;腐臭者,可为牙疳或内痈。 2.汗气 汗有腥膻味为湿热蕴蒸;腋下汗臭者,多为狐臭。 3.痰涕气味 咳唾浊痰脓血,味腥臭者是肺痈;鼻流浊涕,黄稠有腥臭为肺热鼻渊。 4.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为肠有积热...
...(董汉良 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引用时改正了几处比较明显得错别字和句逗。 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
...思考,做到百发百中。2、吴昆关于病案格式的概括吴昆的《脉语》对病案格式进一步概括,他称病案为“脉案”,“脉案”一名,流行至今,医家仍用之。书写内容分七条:一是时间籍贯姓名,时间占运气,地点占脉之方宜。二是望诊和闻诊,包括年龄、体态、神色、语声...
...真定府临济寺赵僧判.于至元庚辰八月间.患中风.半身不遂.精神昏愦.面红颊赤.耳聋鼻塞.语言不出.诊其两手六脉弦数.尝记洁古有云.中脏者多滞九窍.中腑者多着四肢.今语言不出.耳聋鼻塞.精神昏愦.是中脏也.半身不遂.是中腑也.此脏腑俱受病邪....
...行左右.遂名曰络.奇经为诸经之别贯.经经自为起止.各司前后上下之阴阳血气.不主一脏一腑.随邪气之满溢而为病.故脉之发现诸部.皆乖戾不和.是古圣以奇字称之.非若经气之常升.络气之常降也.所以者何.盖缘经起中焦.恒随营气下行极而上.故其诊在寸....
...虚。昏愦不知人事,非暴厥,即久病也;如妇人多中气。诊妇人,必当问月信如何?寡妇气血凝滞,两尺多滑,不可误断为胎;室女亦有之。心腹胀痛,须问新久。凡诊须问所欲何味何物,或荤素,或纵饮茶酒。喜甘脾弱,喜酸肝虚。头身臂膊作痛,必须问曾生恶疮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