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之辨证与病案_【中医宝典】

...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核心,也是中医治病基本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步骤,辨证是论治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要求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8.html

温邪上受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温邪上受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发病规律。 【温邪上受】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感受途径,更重要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76.html

中医眼科学中医学中的地位_《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特点。同时,眼又是整体不可分割一个部分,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联系。眼部疾病发生发展和体内脏腑经络功能正常与否,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因此,眼科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是建立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之上,而且与中医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1-1.html

邵长荣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进行着有序生理活动整体功能系统。人体五脏六腑不是独立存在结构单位,而是通过经络气血与全身各部器官、组织联系一起,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发挥着生理功能。“辨证论治”是指一旦由于人体内或外部原因,诸如气候、地理、乃至社会活动等各种因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aochangrong/523-2-1.html

中医六经辨证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纲领,东汉张仲景创立,用于对外感伤寒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类归纳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张仲景《内经》基础上,总结前人经验,依据机体抗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62.html

辨证论治解释_辨证论治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医指根据病人发病原因、症状、脉象等,结合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进行治疗。也说辨证施治(‘证’同‘症’)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an overall analysis ...

http://hanwen360.com/c/24457.html

逆传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与顺传相对而言。温病传变,顺传是由卫到气,由气入营及血。若病卫分随即见营、血分症状,称为逆传。如“逆传心包”之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52.htm

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内容。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当温热病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

http://qihuangzhishu.com/92/79.htm

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内容。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当温热病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4-6.html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炎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慢性肾炎主要表现为长期水肿,血压较高,合并贫血,尿中有蛋白、管型等。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以下几型: ①水湿浸渍型:水肿明显,面色苍白,神倦,怕冷,腰酸伴胸闷、腹胀,小便不利,脉沉弦,苔薄舌胖等。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胆固醇升高,符合...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769.html

共找到941,3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