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天下大老母_道家_【文学360】

...道家老子思想与佛学合流的典型。 有物先天地,它本无形象,先于天地的存在,宇宙万有的本来就是它。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那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等于我们日常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7.html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8.html

老子思想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_道家_【文学360】

...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此达到返朴归真的自然状态。他分析了造成人性异化的原因。一是外在的物质诱惑: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统治者的错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8.html

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面颊、颧骨处。《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②病证名。系指鼻流清涕的证。《素问·金匮真言》:故春差病鼽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鼽者,鼻出清涕也。③病证名。系指鼻塞不通的证。《释名·释疾病》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437.htm

·天部_《五杂俎》

...古人唤如愿之意也。 以一月为正月,盖自唐虞已然。舜以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是已。唐虞月建不可考,而岁首必曰正月,足以证昔人改年不改月之谬。《诗·豳风》以十一月为一之日,十二月为之日,正月为三之日,则知周之建子也。《小雅》所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631.html

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 看望,问好:伺~。问~。 时节:时~。气~。~鸟。~虫。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 古代把五天称为,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http://hanwen360.com/z/5019.html

忆秦娥·咏桐赏析_【古诗文大全】

...。烟光薄的凄暗色彩,似乎笼罩全篇,也似涂在读者的心上。作者用了两个烟光薄,加深了乱山平野的昏冥色彩。前一句最后的词语,恰恰与相接的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相同,这在修辞格中叫顶针,在词中有时这是词调格律的需要。这与易安《添字采桑子》...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674.html

道教的发展历史_道家_【文学360】

...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 《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7.html

阴阳维脉_《丹医秘授古脉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指诊法:大指肺、食指脾、中指心包、无名指肝、小指候心、足中趾肾。望切结合:望指之形生(肥瘦、长短、节粗细等)望指之五色所主、五色相配、甲血聚散之迟速、指尖之冷热,以察三阴三阳之平衡与否,推知维之失度合度。乙、真气探测法:医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4.htm

附录_《抱朴子内篇》

...引中兴书目。 马阴君内传一卷宋志。 隐沦杂诀一卷宋志。明案抱朴子杂应篇答问隐沦之道,或为杂诀之所本。 元始上真众仙记一卷宋志。今存道藏洞真部谱箓类。刘师培读道藏记云:此书次行题葛洪枕中记五字,中志各仙官位号及治所,即今所传枕中记也。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67.html

共找到894,4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