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医,除部份来自国内移居外,主要经由本地培训。战后最先开办的中医学校,是谭宝钧主办的“香港中国国医学院”,该院创立于1947年秋,办至今已有48年。另一家由范兆津主办的“香港菁华中医学院”,创立于1953年,校址原设轩尼诗道539号2...
...一、西方生理学的传入19世纪中叶,西方生理学随着医学被再度传人中国。最早的是1866年广州博济医局附设的南华医学校开设生理学等课程。同文馆于1872年春也开设了生理医学讲座。李鸿章于1881年设立的北洋施医局也教授解剖生理课。最早的解剖...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边缘化。上海,曾经汇聚中国名中医,“海派中医”是近代中国医学史上中医学术发展的一大推动力量。60多年前,在这里形成了著名的中医孟河医派、中医妇科的四大流派、中医伤科的八大家、中医儿科四大流派和针灸六大流派;推拿,也有一指禅...
...传统医学专著中并无“护理”两字,但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三分治,七分养”。它包括改善病人的休养环境和心态,加强营养调理,注重动、静结合的体质锻炼等,这些都是中医辨证施护的精华。历代名医如华佗,他擅长外科,医术高明,且医护兼任。明代中药学...
...成立了蒙医学校。当时的蒙古族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只有出家当喇嘛才能在寺庙里学医术和文化。近代著名蒙医学家多出自寺庙里的蒙医学校,直到今天,蒙古族牧民还称医生为蒙医喇嘛。 如今,高等学府已成为培养现代化蒙医人才的摇篮。始建于1958年的内蒙古...
...赞天地之化育”。 观点二:“中药是中国人的祖先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科学遗产之一,这已被全世界所公认。中医几千年的经验总结获知了很多药材,这些药经过近代科学的研究证明确实非常之重要。但是,中医的理论直接沿袭了《易经》的思路,而非...
...了一所叫“杵针”的针灸学校。有板有眼地学起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针灸,学习结束后,他还在法国开了一家中医诊所,但是周思觉得,为了把中医这条路走得更长,放弃眼前是必须的。2003年,周思和妻子来到昆明,开始了拜访名师,学习中医的旅程。现在,周思和...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中央国医馆成立,全国中医药界备感欢欣鼓舞,认为国医可望有“出身之路”,“国药有中兴之...
...1933年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即筹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于无锡,并刊行《针灸杂志》。1951年在苏州恢复针灸学研究社,社员遍布海内外。历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博览医籍,整理...
...传统医学专著中并无“护理”两字,但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三分治,七分养”。它包括改善病人的休养环境和心态,加强营养调理,注重动、静结合的体质锻炼等,这些都是中医辨证施护的精华。历代名医如华佗,他擅长外科,医术高明,且医护兼任。明代中药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