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奇经八脉论与现代经络的联系_【中医宝典】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记载了冲、任、督脉的起止、奇经八脉的病症特点。如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等等。灵枢·经脉中已经认识到奇经病有虚实之分,如“任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1.html

十二经经络贯通气血并手厥阴、手少阳改错_目经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云膻中,系心之胞络。经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是君以心,臣以膻中,命门虚位耳;一云小心系命门。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正以心,副以命门,膻中虚位耳。两说皆自先哲,不知何者为当。人谓小心即膻中,玩诸内景明堂,按胞络于戊上,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mujingdacheng/642-11-4.html

经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59.htm

眼与经络的关系_中医眼科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经脉运行全身气血,在人体起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的作用。灵枢·口问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

http://qihuangzhishu.com/82/15.htm

裘沛然_二、关于经络针灸的研究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症状特征,以分辨不同经络脏腑的疾患,在临床上有很大指导意义和价值。但是,自灵枢·经脉提出十二经病候中的“是动则病”(以下简称“是动”)和“是主某所生病者”(以下简称“所生病”)的概念后,历代医家对其涵义颇有分歧,以致影响了在实践中的正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3-2.html

溪谷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溪谷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 【溪谷】 “谷”和“溪”均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其中大的缝隙处叮做“谷”或“大谷”,相当十二经络循行的部位,小的凹陷处叫做“溪”或“小溪”相当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经穴的部位。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313.html

恽序_本草便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本草一书.名人着述甚多.而求其便于读者不数觏也.东垣药性赋.云林药性歌括.未尝不简便易读.而考其所入脏腑.所行经络.与夫一物而枝本异用.一名而种类异宜.均未详列.则虽犹之不读也.李士材医宗必读本草二卷.句联字偶.缕晰条分.习医家无不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34/3.htm

经络感传现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质,因刺激原和个体之不同而有所不同。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60.htm

经络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著作。日本·长滨善夫、丸山昌朗编,承淡安译。作者根据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针刺各经络的原穴时,所表现的感传现象基本上与十二经脉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经络确实存在的结论。本书即其总结的考察报告,书中附有若干图表。1955年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38.htm

经络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著作。日本·长滨善夫、丸山昌朗编,承淡安译。作者根据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针刺各经络的原穴时,所表现的感传现象基本上与十二经脉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经络确实存在的结论。本书即其总结的考察报告,书中附有若干图表。1955年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80.htm

共找到482,7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