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厥阴条例大意_《伤寒贯珠集》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厥阴为阴之尽.为脏之极.阴极而尽.则必复反而之阳.故厥阴之生死.在厥热之进退也.本篇于厥阴脉之下.先厥热进退.所以明生死之机.次论生死微甚.所以明阴阳之故也.而厥阴有热.虑其伤阴.必以法清之.厥阴有寒.虑其伤阳.必以法温之.一如少阴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11/96.htm

见血_《张氏医通》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虽药力易到。不若藏血之笃。然为五脏之本。亦不可忽。其衄血种种。各有所从。不独出于鼻者为衄也。鼻衄皆火乘肺金。亦有阴盛迫其虚阳而脱者。虽经有脏腑衄不同。然不离手太阴之经。所以治有从阴从阳。顺治逆治之辨别。有久衄暴衄。宜补宜泻之悬殊。其齿...

http://qihuangzhishu.com/495/49.htm

卷三诬_《折狱龟鉴》

...,递相交付,文籍在焉。新受代者已服盗取之罪,未穷破用之所。德裕其非实,僧乃诉冤曰:“居寺者乐于知事,积年以来,空交分两文书,其实无金矣。众人以某孤立,不狎流辈,欲乘此挤之。”德裕恻然曰:“此不难知也。”乃以兜子数乘,命关连僧入对,坐兜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187.html

哕逆咳逆干呕呕吐五证_《叶选医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少阳司天,初之气,二之气,俱有病咳逆。又金郁之发,民病咳逆,盖皆论肺金及火为病,分明指咳嗽之咳,因气逆者而名为咳耳,乌得与哕逆紊乎?仲景《伤寒论》咳逆者,仅见于脉、平脉二篇,至《金匮要略》称咳逆者叠出,可略举而也。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为...

http://qihuangzhishu.com/768/61.htm

列太阳条例大意_《伤寒贯珠集》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一.古称大病.而太阳一经.其头绪之繁多.方法之庞杂.又甚于他经.是以之非易.然非不可辨也.盖太阳之经.其原出之病.与正治之法.不过二十余条而已.其他则皆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也.假使治伤寒者.审其脉之或缓或急.之有汗...

http://qihuangzhishu.com/711/2.htm

伤寒论·不可下病脉并治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阴血不足,就会出现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阳虚不能用攻下法,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心下痞结胀硬的变。 脐右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用攻下法...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39.html

伤寒论·不可下病脉并治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阴血不足,就会出现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阳虚不能用攻下法,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心下痞结胀硬的变。 脐右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用攻下法...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39.html

病被忽视的根源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共性的和统一的,因此长期以来,客观上限制了微观的,细的和深入的个体分析方法,导致了中医重轻病的发展道路。二、西洋医学的长期龚断中国历代皆以病为前提,以辨证为核心。病的忽略是从1846年鸦片战争后,西洋医学传入中国,便开始了所谓西医重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1.htm

伤寒论·可发汗脉并治译文

...。 大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愈就应停止服药,不需要服完一剂药。 凡是论中说可以发汗的,如果没有汤剂的,丸散剂也可以使用。无论汤剂或丸散剂,总以汗出病解为目的,但是丸散剂不如汤剂随加减效果好。 症见脉浮大,询问病人,回答说只有大便硬结。如果...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36.html

伤寒论·可发汗脉并治译文

...。 大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愈就应停止服药,不需要服完一剂药。 凡是论中说可以发汗的,如果没有汤剂的,丸散剂也可以使用。无论汤剂或丸散剂,总以汗出病解为目的,但是丸散剂不如汤剂随加减效果好。 症见脉浮大,询问病人,回答说只有大便硬结。如果...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36.html

共找到132,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