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教授简介_《虚损病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任继学,悬壶60年,熟谙中医经典,敢于探索创新,在中医急症研究上卓有建树。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对中医理论颇有发挥。虚损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任继学教授重视辨虚损病,并理论溯源、临体会等方面探索总结...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3.htm

柴胡饮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退思集方歌注》四柴胡饮(张介宾《新方八阵》) 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正不胜邪等,必须培助元气,兼之散邪,庶可保全,宜此主之。柴胡(一二钱) 人参(二三钱或五七钱酌而用之) 生姜(三五七片) 当归 炙甘草(一钱)...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ichaihuyin.html

剂量比看经方应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比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那么他们所用的,本就不是同一个方,所的证自然不会相同。而如果按胡希恕先生的剂量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要治疗刘渡舟先生所认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口干、肝气不舒、便溏”的话,怕是不能获得预期效果的。 所以,对于前人使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911.html

信控系统探讨“”实质_【中医宝典】

...中医的“”究竟是什么?中医的“”和西医的“病”是什么关系?这在中医“”的研究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明确了中医的本质内容及其与西医病的相互关系,对于研究中医具体的每一个的实质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信息控制系统科学的角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6.html

略论太阳及其_【中医宝典】

...名相无法弄明,以致我们难以名相入手来探讨太阳的内涵,进而也就不能对太阳的病变及其有一个全面妥切的认识。因而这是一个势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水,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水不但占据整个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也是组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5.html

第八章第五节理论特点_【中医宝典】

...理性认识。 长期以来,壮医对毒已具有相当的认识,毒论是壮族医药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贯穿着壮医药开始萌芽、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包含在壮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之中,毒论也是壮医药区别于其他民族医药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对"毒"正确充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2.html

肝脏象研究进行时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变上有“五脏之贼”之称,治疗上则有“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之论。近年对肝脏象有关理论探讨和文献整理研究取得了诸多共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见解,为中医肝脏象理论加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代表性认识如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杨维益教授通过文献研究,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908.html

归经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宣肺平喘治疗外感风寒及咳喘之,又能宣肺利尿治疗风水水肿之。由此可见,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经络辨证用药,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归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它是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的,如《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263/12.htm

归经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宣肺平喘治疗外感风寒及咳喘之,又能宣肺利尿治疗风水水肿之。由此可见,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经络辨证用药,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归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它是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的,如《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7-5.html

《秘传要诀及方》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赤白带 胎前产后 要诀方卷之一 汤 寒热门汤 大小腑门汤 虚损门汤 疮毒门汤类 妇人门汤类 要诀方卷之二 饮 要诀方卷之三 散 要诀方卷之四 丸、丹、膏 ...

http://qihuangzhishu.com/721/index.htm

共找到348,7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