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_扪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按:用手指轻压体表,以测知其下面部分坚实程度之一种物理诊断方法 palpation...

http://hanwen360.com/c/358439.html

周仲瑛_四合参之 望诊 闻--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运用。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证体会。望 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舌为重点。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四的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的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真谛,而“五色”的启示,尤胜于望神情、望形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六变与尺相应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则曰∶浮沉长短滑涩。仲景则曰∶脉有弦紧浮沉滑涩,此六者名为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滑伯仁曰∶大抵提纲之,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也。所谓不出乎六者,以其足统夫表里阴阳、虚实冷热、风寒湿燥、脏腑血气之病也。浮为阳为表,为风为虚;沉为阴为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17.html

辨病_中医闻_【中医宝典】

...闻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 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③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2.html

著至教论第七十五_《素问》

...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輸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雷公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417.html

看妇人须先问经期妊娠_《妇科心法诀》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未妇人女子病,先问经期与妊娠,不详误药非细事,疑似难明昧所因。【注】未妇人女子病,必先问经期与有无妊娠。若不详细审问,倘用药误触之,则所关匪细,多变生他证;疑似难明,岂不昧其病之所因哉!...

http://qihuangzhishu.com/808/43.htm

贵平旦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有过之脉。”(平旦者,阴阳之交也。营卫之气,一昼夜五十周于身,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迨至平旦,复会于寸口。斯时也,平旦初寤之时,阴气将退而未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5.html

方盛衰论第八十_《素问》

...交,至人之所行。阴阳交并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是以圣人持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是以切阴不得阳,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422.html

学看脉和脉的经验_【中医宝典】

...一、读脉书 首先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濒湖脉学体状诗说:“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无头无尾是怎么说呢?那即是中央独动,两头都虚。也就是说:关上摇幌为动,寸尺则无此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玉》《唐韻》之忍切《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𠀤音軫。《說文》視也。《玉》驗也。《後漢·王喬傳》詔上方診視。《註》診亦視也。《莊子·人閒世》匠石覺而診其夢。《註》占驗也。 又《廣韻》𠋫脈也。《史記·倉公傳》診切...

http://hanwen360.com/k/8BCA.html

共找到218,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