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苔_《伤寒明理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上苔.何以明之.者心之官.法应南方火.本红而泽.伤寒三四日已后.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涩.或黄或黑.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也.邪气在表者.上即无苔.及邪气传里.津液结搏.则上生苔也.寒邪初传.未全成热.或在半表.或在半里...

http://qihuangzhishu.com/827/24.htm

主病条目大意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万殊也.盖相应者.言其色之同.主病者.辨其气之异.夫色之同者.拟议非难.而气之异者.形容不易.故今条目诸篇.惟集古圣先贤所言者.分录于后.学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否则如刻舟求剑.胶柱鼓瑟矣.至若病症不齐.气色各异.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33.html

气血津液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脉症口干口渴,唇焦咽燥,鼻干目涩,咯血或衄血,大便秘结,甚或肌肉消瘦,舌质红,上少津,少苔甚至无苔。2.证候特征本证以津液亏少,表现一系列干燥不润的症状为特征。【病机述要】1.气虚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或因大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6/101.htm

夏季腹泻观择药_【中医宝典】

...“”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乃心之苗、胃之镜、脾之外候”的说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尖属心肺,中属脾胃,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这些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的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76.html

蒙医闻_【中医宝典】

...蒙医学中的闻与中医学的不同,它专指听声音的变化来认识疾病,而把嗅气味诊病叫做嗅。 听的内容包括听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等声音变化。根据蒙医的理论,发声主要依赖赫依的活动,经过肺、气管、喉、、齿、唇、鼻等器官的作用而产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88.html

疮门主论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冰片一分,纳入蚌口内,立化为水,乃以鹅翎敷扫其上,立刻收入其,便可饮食矣。蚌乃至阴之物,以至阴之物攻至阴之邪,则邪自退走。况又加以冰片之辛温逐邪,不遗余力,自然手到成功也。窦汉卿曰∶热毒攻于,则生疮,客风吹干津液,则硬也。王叔和云∶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20-13.html

_《慈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心之窍,脾之脉络所系,心脾壅热上冲,故令肿,渐渐胀大,塞满口中,名曰木。宜木通散(见胎热)服之,乌鱼散涂之。又有重者,亦心脾蕴热所致,由血气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形如而略短小,以真蒲黄和黄柏末敷之,或牙硝亦可。脾脏有热,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ciyouxinshu/890-7-3.html

白斑症状_白斑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疣状、颗粒及糜烂型均有恶变倾向,应特别注意随观察。 【临床表现】 白斑多发生于背、腹或舌缘,白斑界限清楚,稍高于粘膜表面,颜色为乳白、灰白或微黄的白色。病损表面可粗糙不平或有颗粒增生,或呈疣状突起,或糜烂。也可在白斑中散布着一些发红...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SheJun268288.htm

应用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手托乳房缓慢而行者,多为乳痈。其他如脸若狮面,眉毛脱落者,是麻风。总之,形态异常能提示病变的所在,有助于诊断。(四)望象包括观察舌质、舌苔和的形态三方面的变化。为心之苗,苔为胃气的反映,因此脏腑气血的虚实、病邪的深浅、津液的盈亏,均可在...

http://qihuangzhishu.com/80/11.htm

黑尖_《敖氏伤寒金镜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半夏生当夏半.得一阴之气.参草粳米.资养胃气以生津液.麦冬通胃气之络.石膏纹肌色白.能通胃中之逆气.达于肌腠.总令津液生而中气足.虚热解而吐自平矣.”兹治见红色而尖见青黑者.是清胃热而存津液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aoshishanghanjinjinglu5678/285-11-0.html

共找到59,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