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腹胀,腹痛一般不著,吐泻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升高、血压下降。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是黄疸的特征之一。黄疸是指皮肤、巩膜与勤膜因胆红素沉着所致的黄染。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其中一分钟胆红素(既直接胆红素)...
...先谈谈什么是黄疸,人体内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亦有少量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体外,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大便和小便都是黄色的。...
...生理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新生儿溶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持续一个月或更长,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肝脾大,母婴血型不合,...
...血清胆红素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可使黄疸降低,胆红素脑病减少,能暂时改善症状。 (4)用锡原卟啉静脉注射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锡原卟啉为一种血红素加氧酶的抑制剂,使血红素转变为胆绿素的过程被抑制,减少胆红素的生成。 2.Ⅱ型 (1)因肝内BGT...
...胆红素脑病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也称之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 几十年来,核黄疸一直是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的代名词。严格地说,核黄疸是解剖学名词,从病理解剖的角度,把...
...功能障碍,不能很好地排出胆汁酸,所以血中胆汁酸亦高。目前认为血清中胆汁酸的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其敏感性达76%,特异性达93%。有人认为,在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胆汁酸升高的出现比白蛋白、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红素的改变来得更早,因此对慢性肝病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一)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中生活,红细胞数相对地较多,若出生时延迟结扎脐带或助产人员有意从脐带向新生儿挤血,则红细胞数量更多。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70~100天),故...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3.4~17.1μmol/L。 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疽、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
...胆道系统阻塞时,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而使胆红素返流到血液引起的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梗阻部位可在肝内或肝外,有完全性梗阻和不完全性梗阻。常见的病因有毛细胆管型肝炎,胆石症、肝癌、胆管癌、胰癌、胆道蛔虫症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