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流派。自从东汉张仲景着成伤寒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对外感热病尊张仲景伤寒学说的自成一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与明清以来形成之温病学派开展争鸣,推动学术发展。...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4.htm

蜣螂转丸_【本草纲目】

...蜣螂转丸 【释名】蜣螂,俗称推屎虫。蜣螂转丸,亦名土硝。 【气味】咸苦、大寒、无毒。 【主治】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甲状腺肿)以及一切瘘疮等。 【附方】或用开水冲后只饮表层澄清的液汗,或烧成灰用酒冲服(如项瘿),或调水外搽。 ...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41.html

_金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滋木而息风,干姜温肝而暖血也。◎胶姜汤百六十六阿胶 干姜原方阙载 经水不利二十五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经水不利,必有瘀血壅阻,宜抵当汤下其瘀血也。◎抵当汤百六十七 方见伤寒·太阳抵当汤水蛭三十枚,熬 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 ...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xuanjie/1294-28-1.html

大黄配附子 治疗并发症对(4 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应用 大黄通腑排毒,去陈垢而安五脏,附子温补脾肾,二合用排泄浊毒,温润泻下,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后期浊毒内蕴者。 心得 大黄、附子温下排毒,适于糖尿病肾病晚期体质虚弱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34.html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后_伤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郡中藏书家,所谓朱奂文游者,余犹及见其人,家多书。以老故,大半散去,最后一单中有庞安常伤寒,亦第与群籍并出。主人不以为宋刻,估人之买者,亦未知为宋刻也。HT 置坊间,有识者过而识之,以青蚨五星易归。自是我辈之好言收藏者,皆争相购...

http://qihuangzhishu.com/746/87.htm

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雷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自序 小序 凡例 卷之一 冬伤于寒春必温大意 春温 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index.html

史记中的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之先例。关于扁鹊的事迹,从战国末期至西汉时期,社会上流传很广,司马迁选用了扁鹊的3则医案。这三则医案即辨赵简子昏迷、虢太子尸厥、扁鹊望齐桓候之色等,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东汉、张仲景伤寒·序中写道:“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1.htm

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针经 伤寒书论 金匮要略 诊法 识脉 音声言语 望色 问因 伤寒传经辩 阳证阴证辩 阳剧似阴阴剧似阳辩 阴证本于阳虚辩 邪正虚实辩 阳脱阴脱辩 有新故辩 饮酒伤...

http://qihuangzhishu.com/803/index.htm

辩张仲景伤寒论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桂枝汤必加凉药于其中,免致黄生斑出之患。若知此汤自与冬时即伤寒设,不与过时之温暑设,则无此矣。观其晚年悟道,着机气宜保命集,其中羌活汤辛凉之,以治非时伤寒,其妙如神,足可补仲景之遗亡,何其高哉!夫内经伤寒即为热病而无寒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00/6.htm

寒温异气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温病,各不同气。素问·生气通天: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令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温。金匮真言论: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温。冬伤于寒,即冬不藏精之变文也。阳生于春而长于夏,收于秋而藏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6.htm

共找到894,3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