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822.htm

玉函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57.htm

藏医药学概论_【中医宝典】

...藏药科研工作逐步地开展起来。在西藏、青海、甘肃等藏医机构里成立了科研组织,对藏医藏药的医学文献、药物性能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整理、挖掘和研究。许多项目达到国际水平。目前,20多种藏药己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5版,336种药品已列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50.html

皂荚子(附)_本草崇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气味辛温,无毒。炒舂去赤皮,以水浸软,煮熟糖渍食之,疏道五脏风热壅。(本草衍义)核中白肉,入治肺药,核中黄心嚼食,治膈痰吞酸。(图经本草)仁和血,润肠,(用药法象)治风热,大肠虚秘,瘰 肿毒,疮癣。(本草纲目)治疔肿便痈,...

http://qihuangzhishu.com/705/199.htm

甘草_汤液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药用之缓其热,寒药用之缓其寒。经曰∶甘以缓之。阳不足,补之以甘,中满禁用。寒热皆用,调和药性,使不相悖,炙之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除热,缓正气,缓阴血,润肌。云∶养血补胃,梢子去肾中之痛。胸中积热,非梢子不能除。本草云∶主...

http://qihuangzhishu.com/245/86.htm

补注所引书传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补注本草所引书传∶内医书十六家,援据最多。今取撰人名氏,及略述义例,附于末卷开宝新详定本草∶(开宝六年,诏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吴复圭、王光 、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详校诸本,仍取陈藏器拾遗诸书相参,颇有...

http://qihuangzhishu.com/471/13.htm

十八味欧曲丸(林芝宇拓藏药)_经络肢体病症中成药_【中医宝典】

...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每丸重0.5g丸剂(水丸)。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包装】PVC板。6丸/板×2板/盒。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企业】西藏林芝宇拓藏药有限责任公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hengyao/a6757.html

本草拾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十卷。唐·陈藏器撰。据嘉佑本草所引书传称:陈氏“以神农本经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故别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评价此书“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误谬,搜罗幽隐...

http://qihuangzhishu.com/166/542.htm

本草拾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十卷。唐·陈藏器撰。据嘉佑本草所引书传称:陈氏“以神农本经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故别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评价此书“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误谬,搜罗幽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42.htm

医学汇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全书。十三卷,并卷首一卷。明·聂尚恒撰于1616年。卷首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导引法、医学或问等论述;卷一王叔和脉诀;卷二难经;卷三-十一临证各科。分列病证、病理、治法、方剂,所采皆为历代名医名著,切合临床之论述与方治。间附聂氏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17.htm

共找到466,7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